其實,旋風并沒有象黃三爺想象的那般變成吞天吐地的大怪物。它只是吞沒了整個比武臺而已。
這是因為沈云目前的真氣僅能做到這一步。
不過,用來對付這群宵小,足夠了!
兩只拳頭緊握成拳,沈云雙臂一振,大吼一聲:“給我破!”
轟的一聲巨響,旋風應聲炸開。
先前它是碰到什么,就吞噬什么。這會兒,恰好反過來了。
大大小小的木塊、被撕碎的紅綢、歪歪扭扭的箭,以及楊興武的頭顱、胳膊、腿兒……帶著旋兒,象漾開的水紋,呼嘯著往四周飛射擊出去。
其速如閃電!
四面院墻上的弓箭手們哪里躲得過!
他們連哼都來不及哼一聲,紛紛被劈頭蓋臉而來的碎塊們打中,噼哩叭啦的與高高的墻頭一齊跌落。
這一招是沈云將“飛花越柳”與“勁風拳”結合在一起而成。也是過去的兩天里,他在北跨院里反復打磨,自創出來的第一招。
以他自身之力,自然是無法做到如此威力。他這是借用了那絲微弱的氣流。
好吧,別看那是一絲幾乎不易察覺的氣流。事實上,上千次捕捉到它之后,沈云總經到,如果以自己的真氣為引,以勁風拳為載體,這道氣流最大能擴大至徑圓約摸五丈的龍卷風!持續時間有十息之久!
又反復打磨了數百次,招式初成。
一招兩式,先是吞噬,然后是爆破。
因為第一式重在蓄力,第二式才是真正的殺招,威力遠在第一式之上,所以,他將之命名為:旋風斬。
可不是“斬”么?
招術初成之時,通過推算,他發現北跨院太小了。不能將“旋風斬”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故而,悄悄出城,在郊外,尋了一個沒有人煙的山谷試招。
全力一試,他自己都驚呆了:此招好不霸道!方圓十丈之內,但凡風力余波所到之處,不管是數百斤的山石,還是一人合抱的大樹,無一不被攔腰斬斷。
換在以前,打死他也不敢相信,只是一絲微弱的氣流,能放大至如此之境。
這還是受他自身真氣的限制。
他的真氣越是渾厚,“旋風斬”的威力越能千百倍的增大。
更令他驚喜的是,通常威力巨大的招式或多或少都會對施招者造成一些傷害。在武學上,這被稱為“反噬”。然而,“旋風斬”沒有。不但沒有反噬,而且每全力施展一次,真氣當場能增加一倍。
盡管是半刻鐘之后,真氣開始回落。大約半個時辰,便恢復如初,但是,真氣會變得略微緊扎一些。
有了此招,他信心滿滿,縱然是龍潭虎穴也敢闖一闖,何懼“防守森嚴”的黃府?
他唯一擔心的是,此招分為兩式,第一招蓄力需要些時間。如果黃三爺請來的這位楊爺是先天武者或者煉氣士的話,他也許沒有足夠的時間出招。
看到楊興武本人之后,他完全放心了。
之前,他沒有象楊興武一樣,施展輕功,飛身跳上比武臺,而是老老實實,一步一步的走上去,并非是什么扮豬吃老虎,完全是不得不如此。
一來,他的“旋風斬”還不是很成熟,做不到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出招。為了最大限度的放出招術之威,他必須事先測量出周邊的環境。比如說,場地的大小、風向、風力等。
二來,他對黃府不熟,也需要時間去暗中觀察,看比武臺和周邊是個什么情形,有無埋伏。
只有搞清楚了這些,他才能確定在哪里,以及如何施展“旋風斬”。
誠然,就這樣走上去,既無氣勢,也無面子,很掉價。但性命攸關之時,這些又算得了什么?
“旋風斬”過后,整個前院象是被拆了一般,囂鬧之中,被騰起來的煙塵吞沒。
待塵煙散盡,院子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不知道過了多久,有膽大者回魂。他們驚喜的發現自己還活著,并且是毫發無傷。于是,悄悄的往比武臺那邊偷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