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看得出來,趙宣是個能做事的人,張主簿這邊交給他盯著,出不了錯。是以,他決定乘著這幾天不用當差,去南郊尋訪十里坡。
只是,畢竟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他又是初來乍到,對仙都不熟,所以,晚飯后,他將老羅留了下來,跟他打聽南郊都有哪些道觀。
“南郊的道觀可多了。”老羅撓了撓后腦勺,“那邊風水好,全仙都的道觀有一半多建在那兒。光是出名的道觀就有十幾個。黃嶺觀、清泉觀、玉棲觀……”他真的一氣報出來十幾個道觀的名號。
沈云:“……”
照這情形,要想找到十里坡,無異于海底撈針。
不過,轉念又一想:道觀多的地方,修士才多呢。這是好事兒。我要找的是修士坊市,可不就應該去修士堆里找嗎?十里坡并不是重點。
“明早,你備車,我們去南郊逛逛。”他滿懷希翼的吩咐老羅。
老羅聽出來了:沈爺這是沖著那些道觀去的。
他不知道沈爺想去道觀里找什么。但是,他很清楚,那么多的道觀,象星星一樣灑落在南郊的群山峻嶺里,可不是三五天就能走遍的。費時費力倒無所謂;有沈爺同行,他也不擔心安全問題。然而,他是真擔心會誤了沈爺的事。
于是,進言道:“沈爺,南郊都是山。望不到盡頭的山。那些道觀零零散散的修在山里頭。平常,去南郊進香,大家伙兒都只去熟識的道觀。”
沈云聽出了他的意思。其實,他讓老羅趕車,全是因為路不熟。他聽說那邊有那么多的道觀后,已做好了慢慢尋訪的打算。是以,等路熟了后,他就不準備帶老羅一道去了。
聞言,他說道:“你在那一帶熟識的道觀嗎?”
不是去找人或找東西啊。老羅點頭:“以前,我家就住在南城那邊,常去玉棲觀燒平安香。這些年,不怎么去了。”
不去是因為,他家越過越窮,燒不起平安香了。后來,碰到爺后,搬到了這邊來。這里離天帝廟近一些,他們便改在天帝廟燒平安香,沒有再去玉棲觀。“行,明天我們就去玉棲觀。”沈云很快做出了決定。
“是。路上有雪,不好走。去玉棲觀的話,明晚趕不回來,要在觀里歇一晚。觀里不提供吃食,我讓阿花烙些餅子。”老羅領了令,急匆匆的去喊阿花準備吃食。
第二天清早,沈云與老羅便出了門,直奔南郊。
沈云沒有想到,南郊的道觀都在遠離人煙的荒山里。他們出了南城門,沿著官道驅車三十幾里,終于看到了前面被白雪覆蓋的一座山頭上有一個小小的道觀。
老羅指著那道觀說道:“沈爺,那里便是玉棲觀。”
“它很有名氣?”沈云怎么看,都覺得它跟名觀扯不上關系。
老羅解釋道:“這是離城里最近的道觀。家境不是很好的人家,通常都是去它那里燒平安香。我以前來的時候,觀里總共有兩個道士。都是很和氣的人。香客去他們那里求藥,但凡山里能采到的草藥,他們都是不收錢的。我有好幾年沒有去過觀里了,也不知道兩位道長還好不好。”
他們家也曾受過兩位道長施藥,是以,聽說他要陪沈爺去玉棲觀,羅嬸母女倆連夜做了一匣子黃豆糕——兩位道長曾當面夸過他們家的黃豆糕做得好。以前,他們家去燒平安香,都會敬上四塊黃豆糕。
沈云恍然大悟:原來,玉棲觀是因此而出名。
上山的路倒是可以過車,只是,因為積雪的緣故,很不好走。一個多時辰之后,他們終于到了玉棲觀。
一進的院子里,香煙繚繞,人聲鼎沸。
老羅看了一眼,回頭對車里的沈云笑道:“沈爺,有人出錢打醮呢。我們來得晚了點,剛做完一場法事。”
沈云不懂這些,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