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傅雷提起過,劉逸山在東陽院一共有內、外兩間書房。其中,內書房為其練功之地;外書房主要用來接見管事們、處理庶務。
沈云曾去過外書房。而內書房,他只是被傅雷帶著從門外經過一回。
是以,他先去了內書房。
一進門,他的目光便被北面墻根下擺的那只大鐵鍋牢牢的抓住了。
這只象口大水缸一樣的大鐵鍋,他實在是太熟悉了!
當年在劉家拳館的時候,他天天都會看到它。那時,它與另外六只大小不同的鐵鍋一并擺在廚房的灶臺上。
三尺高,徑長七尺半,據說一次能煮兩百斤白米飯,是劉家拳館的第一代館主劉太公生前所鑄。
看到此鍋,沈云的眼前不由浮現出劉爺爺當年跟他說古的情形。
往事,不堪回首……
深吸一口氣,他彈掉眼角的淚珠子,徑直走了過去。
劉家拳館被劉爺爺燒得精光,而如今,這只笨重的大鐵鍋卻出現在劉逸山的內書房里。沈云很難相信劉逸山此舉純粹是懷念在石秀縣的那段過往時光。
他曲指輕叩鐵鍋壁。
“嗡——”,鐵鍋發出沉悶的長鳴。
與尋常的大鐵鍋無異。
鐵鍋的雙耳,還有鍋邊都鑄有古樸的回字紋。沈云心里揣測道:莫非和師父傳下來的雕花寶盒是異曲同工?
果不其然,一番細看之后,還真叫他發現了其中的異樣——位于左耳正中的那一小段回字紋比其它的紋路要亮一些。
沈云試著往這段回字紋里注入真氣。
哈哈,找到了!
他看到了一個十石左右的儲物空間。書本、武器、金銀財寶……里頭被塞得滿滿當當。
沈云略微翻了一下那些書。很快從中找出一本劉氏家譜。
他拿出來,飛快的翻了翻。
沒錯,就是它!
沈云仔細檢查過,發現沒有機關之類的,這才將大鐵鍋也收進百寶囊里,心道:相比于我們青木門的傳承,老劉家傳下來的這點子東西真心不夠看的。
東西到了手,他沒有再逗留,當即悄悄的離開了東陽院,返回藏書閣,又從窗子翻進秦管事的屋子里。
第二天清晨,沈云依然易容成秦管事,去東陽院辭差事。
“長老大人不在。”東陽院的一個管事告訴他,“長老大人沒有留下話,我們底下的人哪敢妄猜大人們的行蹤?”
沈云著急的撓頭:“我,我家中有事,今天真的要趕回去,耽擱不得。”管事問清他是要辭差事,“哦”了一聲:“你寫了辭呈沒有?你們藏書閣那邊又不是機要重地,你留下辭呈,等長老大人回來,我為你代交即可。”
自然是早就準備好了的。沈云歡喜的取出來,雙手交給管事;“有勞了。”
管事擺手:“舉手之勞而已。按規矩,你要把你的屋子空出來。鑰匙交給藏書閣今日當值的管事。”
“謝謝,真是太感謝了。”
一刻多鐘后,很多人看到,藏書閣的“秦管事”包袱款款的離開了虎躍堂。
===分界線===
某峰多謝書友絜妤姐妹的月、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