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明明沒有靈根,卻輕輕松松的通過了祖師設置在玉簡里的考驗。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研讀那小半部《青蓮無上功》。
與修為境界相對應,功法也一樣分成小境界。最開始的是入門訣。沈云讀著讀著,心中豁然開朗——原來,《金剛拳》的心法就是一套入門訣。它與《青蓮無上功》的入門訣可以說是異曲同工。兩者都是以煉體、洗髓伐經為主要目的。
而他自行修改的《小***》也是奔著這兩個目的去的。不同的是,在《小***》的起始階段,他根據自己的修行經驗,編了一套沿著任督二脈的按摩手法,將口訣具體化,形象化。與通常的“冥想法”要容易上手得多,同時,效果也要顯著得多。
讀到最后,沈云看到旁邊的注解里提到了“氣感”,即,入門訣練至大成,修煉者的五感變得超乎常人的敏銳,能夠感覺到靈氣的存在。
這時,就可以嘗試用先天境初期的口訣,也就是引氣訣。
沈云連連點頭:原來如此,怪不得我有了氣感之后,再練《金剛拳》的心法,就沒有多少進益了。
同時,又在心里尋思:難道《洗玉訣》是比《金剛拳》更上乘的存在?
帶著這樣的疑惑,他接著往下看引氣訣。
引氣訣,就是引氣入體的法門口訣。沈云通篇看完,苦笑連連——入門訣是基于任督二脈,但引氣訣則重在丹田與靈根。
他先前的猜測沒錯。靈根于靈氣,就好比磁石與鐵屑。與靈氣一樣,靈根也有五行之分。不同的靈根只能吸附相應的靈氣。而《青蓮無上功》便是基于木靈根的修煉法門。這也是為什么在開頭的注解里,祖師強調一定、必須要有木靈根才能修行此法的根本原因所在。
可是,我什么靈根也沒有啊!
但我照樣通過了祖師設置在玉簡里的靈力考驗!
還有,紫瑛前輩說過,凡人是可以修行的。并且,修至高階的話,有沒有靈根的差別會越來越小。
所以,肯定有繞過靈根的法門。
抱著這樣的念頭,他又重讀引氣訣。
一遍,沒什么發現,他再讀一遍……如此反復,不知道讀了多少遍,額頭上又生起細密的刺痛感。
這種痛感,在沈云讀到第五枚玉簡時,得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原來,他所知之“丹田”,與修真里的丹田并非一回事。具體的來說,他知道的丹田,是針炙上的丹田穴,也是修真里的下丹田所在。
在修真里,除了下丹田,還有中丹田和上丹田。
其中,上丹田又名泥丸宮,位于印堂穴之后。它與下丹田一樣,主存儲。不同的是,下丹田存儲的是靈氣,而上丹田存儲的是神識。
神識又名精神力,是人的意識凝煉而成。和靈力一樣,它也會消耗。當消耗將盡時,上丹田內縮,從而牽動額頭,產生象無數針刺一樣的痛疼感。這時,只要立刻停下來,調息養神即可。
因為位于胸中的位置,有中丹田的存在。它有調和五臟之力,蘊生神識與氣血。
隨著神識的漸漸恢復,上丹田會自行恢復。于是,刺痛感漸消。
一言以概之:額頭生出刺痛感,意味著神識消耗到了一個危險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