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的法門有三:一是,立刻停止神識的消耗;二是,運轉心法,有助于神識的恢復;還有,可以立刻服用蘊神丹。
三種法門相比較,最后一種最為快捷,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然后,第二種法門次之。最慢的是第一種。
通常,修士們都是選擇服用蘊神丹。
祖師是高階丹修。她在一枚關于粗講煉丹的玉簡里特意提及,傳下的百余枚玉簡里,有近一半是關于煉丹的。她畢生收集的丹方,以及煉丹經驗與心得,都在這些玉簡里。
沈云因為手頭沒有煉丹爐,所以一直沒有去看那些玉簡。想來里頭肯定有蘊神丹的丹方。
而眼下,他只能用第二種法門,恢復神識。
沈云睜開眼睛看了一眼屋角的鐘漏。唔,才過子時。
他才讀了不到兩個時辰的功法。除此之外,什么也沒有做,竟然也消耗了這么多的神識。這樣的消耗速度都快趕上畫符了。
深吸一口氣,沈云閉上眼睛,沉心靜氣,運轉《洗玉訣》。
哪知,讀了幾十遍的引氣訣,冷不丁的出現在腦海里。沈云不由眉尖輕蹙,努力的想忽略它。
但那一百來個黑字此刻好象是刻在腦海里一般。
沈云無奈,只能盡量把精力集中,不去“看”那些黑壓壓的文字。
事實上,引氣訣的影響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沈云好象又回到了初練《洗玉訣》的時候,盡是磕磕碰碰的。
神識恢復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以往,只要運轉一遍便能神清氣爽,也就是神識完全恢復。然而,這一次,一遍《洗玉訣》下來,額頭上的刺痛感才剛剛消失。
照這樣的情形,沒有個三五遍的,神識沒法完全恢復。
沈云都快被氣哭了。這叫什么事兒啊!
引氣訣不但沒有用,反倒是盡添亂了。以后還能正常的練功嗎?
一時間也沒了練功的心情。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他煩躁的向后一倒,枕著一雙胳膊,躺在炕上,慢慢回想剛才運功的過程。
不想,還真叫他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狀況——在運功的時候,他竟然催動了引氣訣而不自知。于是,他剛才運功的情形就好比,一輛馬車上套了兩匹也。一匹叫做《洗玉訣》,另一匹叫做引氣訣。前者與他這個車夫早就有了默契,熟得很,所以,在步履、速度上都要快一些。而后者是新加入來的陌生者,野性未改,不是他這個車夫眼下能駕御得了的。幸運的是,兩匹馬行進的方向大致相同,是以,馬車方能磕磕碰碰的往前走。
而解決之道,無非兩個:要么將引氣訣舍棄,徹底不用;要么就是將引氣訣與《洗玉訣》徹底融合,合二力為一。
前者,沈云本能的就試過,實踐證明,做不到。如此一來,就只剩下融合這個法門了。
沈云撫額。功法不是米飯,想吃就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