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定了定神,吹著《問天》,踏著浮梯,往前走去。
如履平地!這感覺簡直不能再好!
而他過身之后,那一級的浮梯迅速龜裂開來,輕輕一晃,消散開來,不出一息,便消失得干干凈凈。那一處海面恢復如初,又是平整如鏡。
沈云不知道前路到底有多遠,但他再清楚不過,自己的煞力還能撐多久。是以,他嘗試著略微加快腳程。
這一試,煞力的損耗并沒有加快,腳底的浮梯也不見有什么變化。
他再繼續加快腳程……最后,他在浮梯上全速而行。
如此奔跑了半刻鐘,煞力已經耗去一半。昏沉沉的天際線終于抖了抖,一下子象是拉近了不少,變得粗重了起來。
陸地,那分明是陸地!
我只要再堅持半刻鐘,就能靠岸了!
沈云頓時來了精神,繼續吹著《問天》,全速奔跑。
果然如他所料,如此奔跑了半刻鐘,那粗重的天際線又抖動了一下,緊接著,他的面前突然現出來一片似乎沒有邊際的火紅色。
那是一片象火焰一樣鮮艷的花海。
一株一花,不見其葉。
沈云的腦海里莫名的冒出三個字“彼岸花”。
在《青木寶典》里,介紹了數千種靈植。其中,唯一沒有圖解,只有一行含糊的文字介紹的,便是這彼岸花——從來只聽說過幽冥之海,不知其具體方位。傳說,此花開滿了幽冥之海的彼岸。
書中,對于彼岸花的形狀、顏色,還有特性,沒有只言片語的描述。但此時此刻,面對這片靜寂無聲,卻開得熱烈的紅色花海,沈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這一行含糊的文字。
沈云每每讀到這行文字,更感興趣的是幽冥之海。
因為除了《青木寶典》里,他還在祖師她老人家的一段感慨里看到過“幽冥之海”這四個字。
那是她老人家在擔任了天神宗的內門護法長老后,偶然發現了一處秘境。看到充滿死氣的四周,她從心底里感慨道:幽冥之海也不過如此罷。幸虧不見彼岸花,否則吾以為誤入幽冥之海。
這么些年來,沈云也僅從這兩處描述里,看到了幽冥之海。
后來,他跟魏清塵混得熟了,也跟打探過幽冥之海。結果,后者根本不知“幽冥之海”的存在,沉吟片刻,很認真的答道:“聽主公的描述,倒是象極了天神宗的祖地。”
“祖地?那是什么地方?”沈云驚訝極了。他居然從未在祖師她老人家等昔日的四位天神宗內門護法長老留下來的玉簡里,看到過這一方存在。
魏清塵垂下眼簾,黯然答道:“傳說是我們天神宗弟子死后,皆會魂歸神山。祖地便位于神山之中。”
原來是天神宗弟子死后的魂歸之處。
這一點,沈云最先是從師父的絕筆信里得知,后來,又陸續從祖師她老人家、紫瑛真君等五位護法長老,還有李棠師叔那里聽說過相同的話。為此,天神宗還有一套專門的祭祀之禮。
當年,沈云在祭李棠亡魂時,便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祭禮結束時,三柱清香的青煙,匯成一道,往正東方而去。
而正東方便是傳說中神山所在之位。
一直以來,沈云想不明白:不是說,金丹及金丹以上之修士,身死即道消,魂魄亦歸于無形,又何來魂歸神山一說?
借著這個話題,他再向魏清塵求解。
然而,魏清塵又是不知道,只是說,天神宗弟子世世代代都是這般為逝者舉行祭祀之禮的。
也正是因為沈云知曉了此禮,那時的魏清塵才更加堅信,他就是天神宗五脈嫡系傳人。
而沈云則是徹底的迷糊了——幽冥之海和神山到底哪一個才是正解?
沒有想到,這次陰差陽錯的,竟然親身橫渡了幽冥之海。
那么,所謂的神山……沈云心里打了個突,暗道:該不是那座巨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