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就拿著一卷書,很隨意的在花園中轉悠,飯后不要急著坐下,站半個小時,也就是兩刻鐘這個習慣,在這個時空,他也堅持了下來。
原來沒有大肚子,現在就更不想有。
哪怕現在不但是長身體,消化能力最強的時候,那也不能掉以輕心,遠離大肚子這事,也要從小時候抓起。
待消食夠了,也就進書房閉門寫書,第一次寫書,還是比較枯燥,又不能出錯的題材,他寫得相當艱難,因此等到碼完定下的章節,多半日頭已近頭頂。
此時陽光已經炙熱起來,但這里后來之所以那么受游客的青睞,一個原因就是,哪怕是在最熱的夏天,只要是呆在房內或樹蔭下,就依然能很舒適。
這個皇宮中更是如此,蒼山之巔的雪山流下來的河水、洱海吹來的風,都透著讓你覺得快活的涼快。
每到這個時候,也是段易長取來董佳每日一信的時候。
段同學叫馬平去端一碗自己親手指導做成的冰沙,遞給額頭上見汗的段易長,自己展開那厚厚的來信,先把董佳昨日所成書稿放在一邊,“見字如見我”的話之后,便見她在信上提到了1000年后總是各種“指導”的另一位知名人物:“段正明,段正淳,段正嚴,將來你兒子也會‘正’下去,突然就覺得,怎么和金小胖家有些像?”
餐桌上,愈加豐盛的午餐,已經端上桌來,沒羞沒臊的日子,就這么歲月靜好的過去了半天。
…………
相國公府,此時也是用午飯的時間。
因高泰明并四個兒子,都忙于公事,午時并不回內宅用餐,故在正廳用餐的,只有董夫人和高瑤嘉。
母女二人,都穿得很是顯眼,高瑤嘉是一身的白,董夫人則是一身的紅。
她雖人到中年,卻依然風致楚楚,當年想來自也是很有些顏色。
作為高泰明正室,在很長一段時間,比現在貴為皇后的高升潔還要受人尊崇,因此,看起來也很是貴氣。
只是不知道是天生如此還是懶得掩飾,你能從她臉上看到她的很多***,又許是所求甚多而失望甚大——畢竟她曾經離母儀天下,僅有一步之遙,形于外,就是有時候,會顯得有些刻薄。
但對女兒,那又是極好的,今天桌上的這些菜,很多都是她為了女兒特意準備的,唱主角的,是來自交趾得海鮮——從這個角度說,她們桌上,確實比段譽桌上還要豐盛得多。
因為相國公府收到的這些特產,真的比皇宮還要好,好要多,還要及時。
現在像交趾等國官員來大理,首先去見的,并不是住在皇宮里的段正淳,而是相國公高泰明——他們又叫他“高國主”。
在禮物上,自然也是相國公府的比段正淳的還要豐厚。
不但桌上的這些生猛海鮮,全都來自交趾,甚至連做菜的廚師,俱都是交趾所獻。
她們的排場也是極大,餐廳餐桌餐具俱都華奢無比不說,四周伺候的人,就有八人之多。
董夫人不斷讓人給女兒夾菜,見高瑤嘉一直是悶悶不樂,便道:“姚嘉,可想隨我去東都小住幾日?”
東都善闡,經段、高兩家這百余年的經營,亦別有一番繁華,風物不說,因和宋更近,宋朝的商貨,比都城還要齊全。
尤其是相比都城,東都氣氛輕松,故而更適合閑時小住。
高瑤嘉低頭道:“我不去東都,”
“母后,我要去見譽兒,”
董夫人眉頭皺了下,女兒的心思,她自是知道,也很是贊許,只是,女兒這樣的態度,她卻很不贊許,無論從哪里說,這些事,也應該是段家那邊主動。
“姚嘉,”她正待再和女兒分說一次,高智昌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母親,妹妹,”
“智昌?為何此時回來?可曾……”
高智昌打斷了她的話,“母親,妹妹,我聽說,段譽他,竟然親自去國師府見了董佳,”
“啊!”高瑤嘉馬上站了起來,臉上怒容隱現,“母親,”
董夫人粉面含霜,深深的看了小兒子一眼,轉向高瑤嘉,用不容分辯的語氣道:“你且坐下!”
“母親,”高瑤嘉頓足。
董夫人的語氣更見嚴厲:“坐下!”
這并不是什么彰顯血統的習俗,或是貴族階層的傳統,就是現在,在少數名族,父子聯名制,也并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