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意外的問題,高明量緊張的思索起來,父親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
難道,他對太子也有想法?
他正想著,高泰明又繼續說道:“你想想,你祖父為什么命我們,還位于段氏?”
這個高明量不用想,馬上就能回答出來,因為這方面,高家早就統一了思想,“還一虛位,不但能避免我們遭受各部的攻擊,還不影響我們實質上掌握國政。”
他原原本本的說出了標準答案。
“所以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對待太子?”高泰明又問。
高明量有些明白,低下頭去,“太子,是皇后的血脈,他為儲君,將來登上大位,于我們……有利,”
高泰明點了點頭,“你們,”他看著三個兒子說,“都要牢記這一點,”
“若繼續面南而坐,對我高家更好,你們的祖父,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我們不坐那個位子,比坐那個位子要好,這是你們的祖父那個位子上坐了兩年后,最深思熟慮的決策,”
“這件事,我跟你們說過多次,現在我不管你們理不理解,總之記住,這是我們高家接下來一一代代人一定要堅守的祖訓,不但你們自己要牢記這一點,還要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記住這一點。”
高明順等連忙站起來恭恭敬敬的道:“是,”
“基于這個前提,在太子不主動針對我們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最好不要去針對太子?”高泰明又道。
“難道讓其它人當太子,將來登上大位,會對我們更有利?”
高明順和高明清都搖頭,高明量也慚愧的搖頭。
“那么,站在太子的角度想,他是與我們為敵好,還是爭取得到我們的支持好?”
這又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
自古以來,若是能有母族強有力的支持,儲君的位子,自然會坐得更穩。
“說回明量你的擔憂,你的擔憂,當然也有道理,但你想一想,這些時日一來,太子可有主動針對我們?”高泰明直接問三兒子。
高明量也想也不想的說,“并沒有,”
無論是太子訓大哥,還是收拾老四,說起來,都是他們主動挑事在前,老三兩次,可以說相當的不恭敬。
高泰明又問二兒子,“明順,為何你到了皇莊,不去打聽那些作坊的用處?”
高明順馬上道:“兒子以為,太子行事,頗有章法,以太子的為人,不論那些作坊未來產出什么,太子都不會忘了我們。”
高泰明欣慰的點頭,這才是他由著段譽在皇莊里大建作坊的原因所在。
老二能從這個層次看待這個問題,就比老三要高出不少。
老三啊,格局還是小了許多,太急功近利了些。
高明量又一次站起來,“兒子慚愧,”
高泰明還是稍稍撫慰了他一下,“你能有這樣的擔憂,是好的,”
“但我們都知道,隨他去皇莊的,大多都是紈绔浪蕩之輩,你難道真的覺得,他靠著那幫人,便能覆雨翻云,便能輕松壓過我們幾代人苦心孤詣的營造出來的局面,輕松勝過我們聚攏來的這么多英才?”
高泰明在自己的三個兒子面前,笑著立了一個fg,“呵呵,心且放寬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