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找到陳金山的時候,他還在辦公室里面看文件,一見冉江進來就招呼道,“得福,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為了解決種植戶缺乏啟動資金的問題,我和吳主任溝通了下,我們可以為種植戶提供無息貸款,現在正在走流程,估計很快就能批下來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冉江擊掌叫好,雖然李大有、馬栓悶等人能拿出這兩千塊來,但玉泉營絕大多數吊莊戶都不寬裕,有了這個就能減少很多麻煩。
“額有個建議,咱先不說是免息貸款,可以像大盤雞店那樣,規定只要某個貸款的種植戶,能教會另外一戶,就可以免除利息,這樣就能盡快讓更多人學會這門手藝!”冉江又拿出了老辦法。
要不然的話,光靠凌教授和他那幾個學生可不夠用,而且凌教授原本是來西北研究菌草防沙技術的,人家只是臨時過來幫忙,可不好耽誤他太多時間。
“這個辦法非常實用,不光你們這里可以用,也可以推廣到其他項目上去!”陳金山也領會到了這種方法的好處。
可以極大地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加快各種脫貧致富技術的傳播速度,完全可以寫成一篇文章匯報上去。
到時候整個閩寧協作、整個東西部協作項目都用得上,甚至還可以擴展到其它扶貧致富項目上。
“這樣吧,你整理一個完整的執行方案出來,然后我幫你審核,咱們一起給吳主任交上去!”這也可以算是成績么,而且還是很重要的成績,陳金山立刻重視起來。
冉江答應后,看到他沒有馬上開始動手,陳金山便問道,“你有事找我?來咱們坐下來聊,嘗嘗我們胡建的巖茶。”
“還真滴是有事,根據這幾天的情況,凌教授判斷雙孢菇項目成功的希望很大,或許用不了多久咱們就能開始大規模種植了!”冉江接過茶杯,心里嘀咕著,看樣子你沒把所有巖茶都送給凌教授啊。
“這是好事情啊?我也會繼續催著胡建那邊,讓他們盡快把無息貸款的流程走完,好讓其它吊莊戶可以趕上今年的蘑菇種植季!”
陳金山也是聽過凌教授講課的,知道雙孢菇也和其它莊稼一樣,都是適宜生長的季節。
“這確實是好事,但是也會引發一個問題!”冉江從包里拿出一摞紙遞給陳金山,“額這幾天在銀川調查的結果。”
“哦,我看看啊!”陳金山接過調查報告一看,“這是銀川市蘑菇銷售情況的數據總結?”
“只是初步調查結果,主要是詢問幾個做蘑菇收購批發的大戶,他們在銀川干了好多年這一行,所以盡管數字可能不太精確,但整體而言還是比較可信的!”想說服人得拿出證據來,冉江已經準備好了。
“雙孢菇味道鮮美,又富含蛋白質、草酸和菌糖等營養物質,從長遠來看,一定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冉江解說道。
“但是咱們寧夏消費者以前吃的主要是羊肚菇、姬松茸、賀蘭山紫蘑菇等當地品種,還不熟悉雙孢菇的食用方法。”
“培育他們的飲食習慣需要一些時間,所以如果短期內把大量雙孢菇推向本地市場,肯定會出現滯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