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村長當初讓你們種蘑菇,你們不信,現在你們還不信,你們咋就這么不知道好歹呢?”田大有冷笑道。
剛才他也是憋了一肚子的氣,現在總算是找到機會發泄了,他環視一圈,目光所及之處,眾人紛紛低下頭去。
“冉村長,他們不信我信,我家里的蘑菇剛收下來,我這就回去背過來,你說咋弄咱就咋弄!”說著田大有便準備走人了。
“大安,你回去把咱家的也背過來,你大有哥烘完了咱們家烘!”老田頭招呼著自己的孩子。
不一會兒,田大有和田大安便把自家的雙孢菇運過來了,這時候冉江也把烘干機準備好了,然后教授他們烘干的技巧。
“烘干的第一步是清潔,蘑菇剛從種植棚內摘出來時,沾的有泥土、菌包料等雜質,比較臟,得用清水來清洗干凈,清洗時用力不能太猛,否則會損傷菇體表面的光滑度,清洗干凈后用漏勺撈出置于框內瀝水。”
瀝水結束開始切片,產量較小的一般選擇手工擦片、量大的選用機械切片,獨山村現在還不具備機器切片的條件,好在人多,使用手工切片也可以。
按照冉江傳授的方法,把雙孢菇切成厚薄大小均勻、片型完整的蘑菇片,均勻地鋪在烘盤上,放入機器內進行烘烤。
冉江盯著烘干機上的溫度計,時刻關注著烘房內溫度的變化,在烘干的每個階段,所需要的溫度都是不同的。
首先風干定型階段,需大風量、長排濕,溫度設定于35℃左右,等菇片表面收漿,無明顯濕潤狀態即可宣告成功。
然后先后經歷低溫烘干、中溫烘干等階段,逐漸提高烘干機的溫度,并隨時通過可視窗監控烘房內蘑菇片的變化,然后根據變化調節溫度。
閩寧鎮的烘干機可沒有這么麻煩,全智能化運行,無需人工值守,整庫進鮮菇、整庫出干菇,菇片及托盤無需翻動調換。
可惜獨山村不具備這個條件,讓清州機械廠生產智能烘干機也不太現實,所以就只能多費點人工了。
透過可視窗,看到蘑菇片慢慢加工完畢,村民們心里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冉江開始給他們講述最后一個要點,“烘干之后,一定要先降溫,再把蘑菇片拿出來,不然的話,烘房內的溫度和外界溫度高低相差異較大,會導致高溫菇片接觸到低溫冷空氣,造成菇片變形、變黑影響品質。”
把烘干的蘑菇片拿出來展示給眾人,“就這樣的蘑菇片,保存上三五個月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吃的時候泡水發一下就行。”
“村長,我這就回去拿蘑菇!”大家伙連忙行動起來。
“按照收菇的先后順序來烘干,哦,對了,田大元家最后!”冉江還記得這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