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廠里之后,各個部門便報上來自己的評優選項,冉江看得是直皺眉頭,和金師傅聊了很久。
“金師傅,咱們廠里缺人真缺到這個地步了么?丈母娘在醫院住院還天天來上班,保持不缺勤?咱們廠真離了他不行?”類似的事跡冉江看了確實感動,但是卻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這么做真的有必要么?
“冉廠長,要是別人問,我肯定說真的有必要,不過既然是您問了,俺肯定一得說實話啊!小丁的丈母娘在醫院已經躺了很長時間了;他吧,到不到醫院其實沒啥區別,人家醫院也有護士盯著呢,她這是慢性病,不至于一下變得很厲害,也不可能馬上就好,就是慢慢熬唄!”金師傅回答道。
冉江的手指在桌子上慢慢敲著,這樣的問題確實很難解決,要是公事公辦,一切按照廠里的規則辦事,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可要是按照金師傅報上來的選項辦,那些比小丁干得多的又該不滿意了。
“哎,按道理說,小丁這樣的情況確實值得表彰;但是,要是廠里的評優變成比慘大會,那就沒啥意思了!”冉江想起了《芳華》里的段子,文工團比的不是誰唱歌唱得好,跳舞跳得好,而是要比誰帶病上場,從長遠來看,這顯然是不合適的,一家企業最關鍵的還是技術。
“所以這次評優的原則還是誰技術更好,干的活更多,誰就更占優;類似小丁這樣的事情,廠里可以適當放松考勤要求,多給他點時間,讓他能陪陪家人吧!”冉江最終做出決定。
出于人道原則考慮,廠里工人的近親出了事,那肯定得給他時間,讓他能夠照顧家人;但是為了廠里更長久的利益,必須得讓技術更好,干活更多的工人得到表彰,這樣才能調動工人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大家對技術革新的動力。
至于那些確實有特殊情況的,冉江覺得,可以照顧他們,但不能因為他們舍棄了陪伴親人的機會,投入工作,就給他們獎勵。
大家都是人,家里有事該該忙的就去忙,廠里可以酌情考慮,不扣你們的基本工資;但是你們要想憑這個出成績,那還是算了吧。
“今后廠里的規則要改一改,放松近親探病假還有紅白喜事假期的時間,但是在生產過程中,我們絕對不能放松要求,誰干得好干得多,那就該受到表彰!”冉江一錘定音。
對于那些家里確實有事的,可以多給他們一點兒帶薪假期,但是評優絕對不能以放棄陪伴親人或者其他情況為標準。
“我們的原則是既考慮職工人情來往的需求,又要做到,讓真正下力氣、動腦筋的職工得到好處,這些以前流行的官樣文章就算了吧!從人情考慮,我們可以給他們放寬一些時間,不過一旦投入工作,就要全心全意的干!”
“冉廠長,我覺得你的說法很有道理,既然不存在扣工資的問題,那么家里的事情能克服的,他們自己肯定會克服;要是實在克服不了,他們的基本工資也不會有變化,要是連這點利益都舍不得,那就說明,親戚關系沒到哪一步,”金師傅也很贊成冉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