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基本上對他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點頭同意。
組樂隊的時候是這樣,迎新會的時候他要換歌也是這樣,后來簽經紀公司,也是他做主。
到了上綜藝節目,也一切都是葉未央在做決定。
感覺好像樂隊只有他一個人,其他人都是工具人一樣。
但是,一支由五個人組成的樂隊,怎么可能只有一個聲音呢?
只不過是葉未央太主動了,而且樂隊又是他一手拉起來的,幾首歌也都是他寫的。
他這樣一把包攬了樂隊所有的事情,才導致大家都將自己的想法都藏在了心里,不說出來。
漸漸的,大家也就變得唯他馬首是瞻,啥都聽他的了。
而這樣的結果,并不是什么好事。
也許聽葉未央的,大家能火,能紅,能成為一支出名的樂隊。
但是成員們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開心。
因為他們其實沒什么參與感,他們原本應該閃閃發亮的光芒,都被葉未央遮蓋住了。
樂隊里的每一個成員,在天海音樂學院,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秀學生,他們的演奏水平,音樂素養,都非常的好。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音樂喜好。
樂隊之所以存在,不是因為設備多牛逼,樂器多高端。
樂器和設備會不停更新換代,但只有樂手,才是樂隊的靈魂。
聚在一起的人,決定了這個團隊的價值觀和精神氣質。
所以,成員之間的友誼非常重要,它影響著團隊的凝聚力,甚至是發展前途。
一支樂隊,要的不是站上舞臺就只剩最帥的那一個人發光,而是每個人都在發光發熱,都在一起為樂隊的未來努力。
每個人都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想要做的音樂,而不是什么都聽葉未央的!
雖然說音樂的表達是很主觀的東西,幾個人很難說握住一支筆共同創造一首歌,通常是由某一個人單獨完成詞曲,再大家一起來編排。
而且由于天賦的差異,隊里總是有那么一個人會更多地完成詞曲,成為樂隊主創。
但是主創一旦固定,很多微妙的變化也就產生了。
主創的心理很容易發生一些改變,通常都很容易飄向一個高點,把樂隊變成“xxx和他的朋友們樂隊”。
到這個時候,樂隊通常就會開始走向分崩離析了,因為沒有人愿意一輩子做陪襯。
很顯然,現在不打烊樂隊就有這種趨勢。
已經快要變成“葉未央和他的同學們”了。
還好,前世已經活了三十年,心智已經成熟了的葉未央,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并且試圖進行補救。
雖然說現在成員們還處于一個被各種突如其來的熱度推著走的狀態。
突然的爆火,連續兩三首歌都霸榜,現在又在參加《我是唱作人》,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應接不暇,讓他們根本沒心情考慮太多,根本沒發現樂隊已經走上了一個岔路。
但是,等到大家適應了這個節奏,擺正了作為一個藝人的心態后,他們也會漸漸的發現這個問題。
與其等到問題爆發,團隊都開始分崩離析后,才開始亡羊補牢,還不如趁著現在剛出現苗頭,就掐滅!
而采取補救的第一個措施。
就是讓大家參與到歌曲創作中來!
而不是葉未央自己自顧自的唱著獨角戲!
第二輪競演的歌曲,葉未央不打算全都由自己一個人來創作了。
這次,他想要和樂隊的成員們,一同商量討論,多聽聽他們的訴求和意見,讓他們也有一同參與創作的參與感,而不是只做一個旁觀者。
當然,在討論與創作的過程中,適當的借鑒一些前世的好歌,也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