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一共有40出,一次肯定是沒辦法表演完的。
黃鐸的弟子們,也只是挑了幾處最經典和出名的唱段表演了一下。
而黃鐸則貼心的在旁邊不停的向葉未央介紹,這段是《訪翠》,那段是《寄扇》,后面這段是《沉江》……
《桃花扇》這篇戲本,可以說是華夏古典戲曲的傳奇之一。
從問世以來,黃梅戲、昆劇、越劇、乃至京劇,還有非常多的地方戲劇,都有相關的唱段出現。
當然,最出名,也是最成功的,就是昆劇了,《桃花扇》也被譽為昆劇的代表作。
《桃花扇》的劇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來江南創“復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兩人陷入愛河并贈題詩扇為主線。
揭露了魏忠賢的親信阮大鋮陷害侯方域,并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李不從而撞頭欲自盡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
這是一部通過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滅亡的歷史戲劇,不僅僅是在講愛情,還蘊含著深沉的家國情懷。
有著極強的影射和借古諷今的意味。
所謂“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憑有據。”
在黃鐸的細致介紹下,葉未央發現,中華戲曲的內核,其實一點都不輸于那些歐美的經典戲劇。
什么《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奧狄浦斯王》與《桃花扇》相比,戲劇故事的內核,并沒有高到哪里去。
《桃花扇》用明末清初時期的愛恨交織故事,借喻出的家國情懷,一點都不輸于那些歐美頂尖戲劇。
但是為什么歐美人的話劇和戲劇,在現代依舊是高雅藝術的代表,被歐美上流人士所追捧,熱度經久不衰,甚至從來沒接觸過歐美戲劇的人,也能說出那么幾個著名戲劇。
但是華夏自己優秀的戲曲,卻無法走出國門,被外國人所追捧。
不過,與其想著怎么讓外國人喜歡華夏古典戲劇,倒是先把本國年輕人給挽留住,才是目前華夏傳統戲曲的當務之急。
桃花扇...
桃花扇...
突然,葉未央靈光一閃,想起了自己前世看過的一檔,叫做《經典永流傳》的央視節目。
在節目中,汪蘇瀧與一位優秀的昆曲藝術家,合作演出了一首《桃花扇》!
有些塵封了的記憶被他不斷喚醒。
《桃花扇》!
一首汪蘇瀧創作并演唱的中國風歌曲!
葉未央上高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很喜歡這首歌,單曲循環了好久。
不過這首歌比起汪蘇瀧其他的歌,算是很冷門的歌了,后來自己參加工作后,就很少再聽到了。
但是現在他都回憶起來了。
《桃花扇》這首歌,是一首詞美、意美、情動容,并且很浪漫的一首歌。
就是這詞吧,美確實是美了,但是和《桃花扇》這個戲劇,卻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了。
一個明末清初的桃花扇故事,但是在歌詞中,卻夾雜了眾多宋代唐代的典故,而且還出現了“長安”,給人感覺這個故事好像是在長安發生的一樣。
但是,這是個南明的悲劇故事啊!
李香君侯方域在南京,人家沒機會長安折柳啊!
不過嘛,瑕不掩瑜,作為一首中國風歌曲,本身其實就是借用一些中國風的題材,來進行新編。
《桃花扇》這首歌借用了《桃花扇》這部戲曲的故事,但是歌詞中的愛情故事卻不局限于李香君和侯方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