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未央以及黃鐸和廖頡在客氣的向評鑒人與觀眾們鞠躬了一下后,就下了舞臺。
不過哪怕他們的身影已經從舞臺上消失了,但是現場的掌聲和歡呼聲依舊是經久不衰。
這讓下一位上臺演出的古風女神董珍,心情很是復雜。
她準備的其實就是一首簡單的加入了豫劇唱腔的中國風歌曲,甚至和具體的某一出越劇戲曲都沒啥關系。
原本以為,大家其實都差不多,都是在中國風歌曲里加入了一些戲腔元素,這就算是點題了。
但是沒想到,實際上一個比一個猛。
伯謙的《霸王別姬》融合的非常好,開場就驚艷了觀眾。
顏方休雖然說和自己一樣,也是只把戲腔作為元素加入到了歌曲中,但是他很聰明的借用了家喻戶曉的梁祝故事,天然的,觀眾就會為這首歌背后的故事而受感動。
葉未央就更別說了,這家伙簡直不是人,居然準備了兩首歌!
而且兩首歌都是和《桃花扇》這個著名昆劇代表作息息相關,而且作品已經上升到了藝術程度,包含了濃濃的家國愛恨情懷!
央視可太吃這一套了!
對比之下,自己準備的《梨花落》就顯得很一般了,只是一首比較優秀的中國風歌曲而已,在戲曲結合方面,幾乎沒有深入,更別說像他們一樣都有戲曲原劇典故加成了。
董珍拍了拍胸口,深吸了一口氣。
不過還好,還有一個路遙墊底呢。
自己就算比不過那些好的,只要比得過最差的就行了!
輸給伯謙和葉未央一點都不丟人,觀眾只會覺得她已經盡力了,是她倆太優秀了而已,屬于非戰之罪。
只要不輸給發揮拉胯的路遙,那就說得過去。
這么一想,董珍的情緒立馬穩定了不少,握緊了話筒,在撒老師的報幕下,登上了舞臺。
不管怎么樣,表演必須認真做到最好,千萬不能慌亂之間出錯。
一上臺,董珍就沖著觀眾們優雅一笑,不斷揮手。
然而,觀眾們卻沒太多理她的,都在交頭接耳的聊著葉未央剛才的公演,特別是《赤伶》,這首歌里頭包含的東西太多了,值得細細分析的。
這就讓董珍有些尷尬和下不來臺了。
還好,眼疾嘴快的撒老師立馬接過了話頭,隆重的介紹了一下董珍。
這才把現場的觀眾們注意力拉了回來,準備觀看接下來的演出。
“一首《梨花落》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董珍穩住心態,再次向觀眾揮了下手后,就舉起話筒,開始了演出。
《梨花落》這首歌,中國風很濃郁,詞寫得很不錯,古風味足足的,曲子編的也不錯,琵琶、古箏、二胡、蕭等華夏古典樂器都用上了,而且配合相得益彰,曲風優美動人。
單單作為一首中國風歌曲來說,是很中規中矩,甚至很優秀的,比那些簡單加入一些古典樂器元素,或者加入幾句戲腔就標榜自己是中國風或者古風的歌,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是吧,也就是不錯了。
在這個神仙打架的舞臺上,這樣一首放到其他歌手手上可以作為主打歌,并且很有可能成為小歌手為數不多的代表作之一的歌曲,只能算是及格線上的歌。
對的,只能算是達到了及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