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唱出江湖兒女柔骨俠情的《刀劍如夢》,送給大家!”
葉未央話音一落,現場立馬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談,一臉期待的看著葉未央,希望他可以帶來一首更優秀的作品。
作為觀眾,大家看過太多綜藝了,心里都有數的,放在后頭的歌,肯定要比前面的更精彩,不然壓不住場的。
舞臺上,一位工作人員拿著一把寶劍上臺遞給了葉未央,他接過之后就帥氣的耍了個劍花,惹得不少女觀眾驚呼。
“開始吧。”
沖著樂隊小伙伴點點頭,接收到信號的京博安咣咣咣的就敲起了架子鼓,古箏聲跟著響起。
幾乎每一首中國風歌曲,都少不了古箏的點綴。
不過比起上一首《明月天涯》還多了一位漂亮的小姐姐坐在舞臺側面在飛速撥弄著手上的琵琶,為旋律更添了一分古典風韻。
《刀劍如夢》的前奏并不長。
葉未央只是站在舞臺中央,拿起那把道具劍,在半空揮舞了一下,就該進歌詞了。
他抬起頭,帶著一些疑惑的情緒,直視著臺下的觀眾,咬字十分清晰的唱道:
「我劍,何去何從」
「愛與恨,情難獨鐘」
「我刀,劃破長空」
「是與非,懂也不懂」
“劍”與“刀”兩個字,葉未央唱的十分干凈利落,而且還咬著重音唱的,加強了這兩個詞的強調性。
重音,指的是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而故意說得重一些的音。
在歌詞中,通常都是作為情緒爆發點,以及需要抒發感情的詞組。
最能體現目的的字詞。
最能抒發情感的字詞。
最能表達態度的字詞。
最能感染受眾的字詞。
統統都是重音詞!
巧用重音詞,能夠最直接的讓聽眾感受到歌詞中想要傳遞出來的力量。
這就是《刀劍如夢》這首歌在作詞上的精妙之處。
一個“刀”一個“劍”,在葉未央的可以加重情緒之下,觀眾們立馬就感受到了歌曲中“刀光劍影”的感覺。
但是緊接著,“愛與恨”“是與非”,這兩個并非刀劍可以剪斷理清的人生究極命題,卻又讓人迷茫。
這復雜的江湖,豈是刀劍就可堪破的?
叱咤江湖,難免陷入世間紛擾。
在江湖這個大染缸中,如何才能知道誰是真心,誰是假意?
又怎樣能夠明辨是非?
等到下一句,葉未央的唱腔又做了改變。
他用著非常重的氣聲,并且刻意壓低了聲線,幾乎是將唱詞完全靠胸腔里的氣息發出聲的唱道:
「我醉,一片朦朧」
「恩和怨,是幻是空」
「我醒,一場春夢」
「生與死,一切成空」
簡簡單單的兩個“我醉”和“我醒”,在葉未央的口中,就真的像是一個酒醉之人,和清醒之后說出來的話,讓人代入感極強!
江湖紛紛擾擾,在這個看不透,弄不明,充滿了爭鋒與恩怨的江湖中,似醉似醒也許才是一種解脫。
短短四句詞,“我刀”“我劍”“我醒”“我醉”,就將一位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只能借酒逃離現實的俠客刻畫的非常生動。
舞臺上的葉未央,揮舞著手中的長劍,跟隨著旋律,腳底下有些虛浮的揮起了劍舞。
現場的觀眾們,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一位單手持劍,單手拿著酒壺,一邊往嘴里灌酒,一邊搖搖晃晃耍著劍花,卻拔劍四顧心茫然的俠客形象。
鼓點聲變的激烈,布丁和京博安他們全都伸頭靠近了話筒,旋律走向了Hook部分,在臺上揮舞著長劍的葉未央也停下了腳步,單手杵著劍,如同突然看破了一切,瀟灑的仰天唱道: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恨不能相逢」
「愛也匆匆,恨也匆匆」
「一切都隨風」
「狂笑一聲,長嘆一聲」
「快活一生,悲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