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性上去了,那么大眾接受度自然就會下降,這兩者之間是很難找到平衡的。
葉未央第一時間能想到大眾接受度和音樂性都很高的歌,只有龔老師的《忐忑》...
這還挺汗顏的。
....
顏方休的演出很快就結束了,一首很有新意的《江湖有事》,也獲得了不少歡呼與喝彩。
還是有不少觀眾喜歡前衛大膽的音樂嘗試的,畢竟音樂不能永遠一成不變,不進步。
幾位評鑒人給出的評價也很好,作為專業音樂人,他們的看法還是比較中肯的,對于新嘗試,也比普通聽眾接受度更高。
企鵝音樂集團的總監柯長秋還非常喜歡這首歌,喜愛之色都溢于言表了。
“顏方休這樣的音樂人,真的很厲害,能夠迅速接受別人優秀的一面,并且融入到自己的音樂體系,大膽創新,這種音樂人可能不一定會寫出首首膾炙人口的歌,但是絕對會有很多前衛的音樂嘗試。”
“對于懂音樂的人來說,聽顏方休的歌,是一種享受。”
葉未央有些感嘆的評價道。
他是真的很佩服這些敢于嘗試,而不是一直在自己舒適區待著的音樂人,華語樂壇正是有這些敢于嘗試新東西的音樂人,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這場競演,顏方休的排名應該不會低。
很快,葉未央的猜想就驗證了。
緊接著顏方休之后登臺的伯謙、宮瓊仙等人的表現都很中規中矩。
“中規中矩”往往意味著就是不夠出彩。
不是說不好,只是在將江湖氣寫盡的葉未央,以及大膽嘗試新風格,編曲十分前衛的顏方休的面前,就差點意思了。
之前已經說過,參加這檔綜藝的嘉賓們,其實水平都是半斤八兩的。
所以就很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局面,大家創作的作品水平都差不多,很難分出一個高低來。
這和普通的競演比賽不一樣。
普通的歌手競演,一場比賽下來嘉賓們的表現有優有劣,優的和劣的實力差距非常大,以至于給觀眾帶來的觀感差距很明顯。
但是《國風傳唱人》不一樣,除了葉未央之外,其他的嘉賓一旦有人的表現能夠優秀一點點。
就像這場的顏方休,和第一場的伯謙,都是做出了一些超越了之前自己水平的嘗試,效果很好,立馬就會脫穎而出。
當所有嘉賓的公演都結束后,現場的觀眾和大眾評審開始投票時,票數立馬就兩極分化了起來。
葉未央的票數很快一騎絕塵,領先其他嘉賓一大截。
顏方休緊隨其后,也能獲得一部分的票數,雖然比不上葉未央,卻比其他嘉賓也領先了不少。
最慘的就是其他嘉賓了,每個人的票數都是以個位數的速度增長,而且漲的很慢。
沒辦法啊,剩下幾個人的水平都差不多,讓觀眾從他們幾個人里選擇投票,是很難抉擇的一件事啊。
所以大家自然是給明顯更出彩一些的葉未央和顏方休投票了!
這就造成了,《國風傳唱人》三期公演,除了第一期的投票有些激烈之外,后面兩期,都是幾乎一面倒的局面,連一點點的懸念都沒有。
這讓節目組,非常頭疼!
投票環節不激動,不緊張,還做啥競技類節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