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他們最關注的環節,他們要現場看一看這些球員是不是真的有球探報告中反應的問題和有點。
蘇易想起了張指導給自己說的話,在這場比賽中,要突出以前自己沒展現出來的優點。
按照位置分組之后,蘇易得到了自己的隊友。
藍隊:萊斯特·哈德森(PG)、詹姆斯·哈登(SG)、蘇易(SF)、泰勒·漢斯布魯(PF)、布雷克·格里芬(C)
紅隊:史蒂芬·庫里(PG)、德羅贊(SG)、丹尼·格林(SF)、杰夫·艾爾斯(PF)、哈希姆·塔比特(C)
這是一場非常高質量的對戰,平均水準要遠遠超出NCAA總決賽。
分組也是根據每個人的打法,精心分配的,為的就是能打出一場旗鼓相當的比賽。
紅隊的中鋒哈希姆·塔比特,身高2.21cm,被譽為“巨人塔比特”,ESPN的選秀預測中排在第2名。
而藍隊的控球后衛萊斯特·哈德森,是一名身高1.85m的投手,也是NCAA歷史上唯一取得過4雙的球員。
這場比賽蘇易是一個焦點,而另外一對受關注的點就是格里芬和巨人塔比特的直接對話。
紅隊中鋒塔比特拿到籃板,庫里控球組織。
塔比特在內線要好位,準備單打格里芬。
這個大個子是以防守和蓋帽著稱的大個子。
他運球的動作比較緩慢,剛想拍籃球,蘇易突然包夾過來,餓虎撲食一樣,搶斷籃球。
蘇易開場的搶斷就得到了球探們的認可。
轉換進攻,
萊斯特·哈德森控球,面對庫里和德羅贊的包夾,把球分給了蘇易。
北卡大前鋒泰勒·漢斯布魯來給蘇易做擋拆,把自己昔日的隊友丹尼·格林牢牢擋在身后。
蘇易蓄滿火力沖向內線,面對補防過來的巨人塔比特,他用余光看到了格里芬的位置。
就在最合適的時機,一個不看人傳球,籃球被拋到塔比特的身后。
格里芬在空中接到籃球,掄圓了一個大風車把球扣入籃筐。
擱著2米2的大中鋒,格里芬直接就能扣。
蘇易現在才明白,原來隊友給力的情況下,打起比賽這么輕松。
紅隊球權,庫里面對哈德森投籃不中。
塔比特剛要收下籃板,蘇易突然神兵天降,靈活地從后空跳了過來,率先砍下進攻籃板。
在這種最高強度的大學生比賽之中,塔比特移動緩慢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哈德森持球組織,蘇易又落位到了內線。
籃球隨后被傳進來,面對杰夫·艾爾斯的防守。
蘇易背打,后撤步,鐵血大中投,穩穩命中幾乎受不到一點干擾。
剛一開場,蘇易就取得了全面的表現,2分1籃板1助攻1搶斷。
而紅隊塔比特匱乏的進攻手段暴露無遺,在籃下面對蘇易和格里芬的雙人包夾,根本一點手段都沒有,頻頻打鐵
而在少了蘇易的配合之下,庫里面對這群隊友也是完全打不出感覺。
庫里想展現自己的組織能力,但是這些隊友又不得分。
庫里想展現自己的投射能力,這些隊友又總是在最難處理的時候,把球給回到自己。
開場之后,庫里連續兩次三分全部打鐵。
紅隊這幾個人在一起的化學反應,幾乎為負數...
蘇易的組織前鋒是打得游刃有余。
他一拿球,泰勒·漢斯布魯就過來做擋拆。
蘇易突破進入內線,德羅贊和丹尼·格林就進行兩人包夾。
籃球一甩給外線的哈德森,又是一記三分。
本來以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紅隊開場幾乎沒打出來一次有效的配合。
而藍隊在蘇易的組織下,漢斯布魯有中投,哈德森有三分,格里芬又是在天上飛的。
更不用說他自己還是單打無解的存在。
結果一開場硬是打出了15:2的攻擊波。
唯一的進球還是庫里面對哈德森拋投得到的。
場下關注的焦點也自然而然地轉換到了蘇易和格里芬身上,原本以為還稍微能打一打的塔比特,現在看起來完全不在一個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