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成之抬起頭來,扶了扶掛在鼻梁上的老花眼鏡,等到看清楚江來的容貌長相之后,這才高興起來,驚喜的起身迎接,說道:“江來,你總算是回來了。”
“師伯,讓您久等了。”江來愧疚的說道。
云成之是父親江行舟的師兄,兄弟倆同期學藝,父親主攻瓷器修復,而云成之主攻古書籍修復。父親在敦煌抑郁而終后,江來便被師兄施道諳帶到了意大利,十幾年不曾和師伯云成之聯系。
一次意大利文物展上面,云成之遇到了師兄施道諳,詢問江來近況,施道諳便把江來的聯系方式給了云成之。后來云成之時常和江來聯系,也屢次在電話和電子郵件中邀請江來回國效力,說中國古籍保護刻不容緩,江家有著獨步天下的「錦上添花」技術,卻躲避在國外不肯回來,實在是愧對祖先,愧對國家。語氣越發的嚴厲,就差指著江來的鼻子罵他「不忠不孝」了。
若是別人如此這般攻訐指責,江來一句「關你屁事」便能頂了回去。但是罵他的人是云成之,是父親又敬又怕的師兄,江來也只有聽之任之的份。
再說,在江來母親生病的那些年,是這個師伯把自己每月為數不多的薪水寄過去給江母治病。雖然江母最后不治而亡,但是江家欠著云成之天大的人情。
后來江來也覺得時機成熟,便給云成之回復郵件,告訴他自己愿意回國效力,并且接受他的邀請,前來碧海大學圖書館擔任古籍特藏文物修復師。
給人治病的,叫醫生。給書治病的,叫做書籍醫生。
江來此番回來,主要就是給那些珍貴卻又毀壞嚴重難以保存的古籍善本做「治療」。
所以,江來昨天去見了林初一之后,今天第一時間就趕到碧海大學古籍修復室來報道。
“好飯不怕晚,良緣不怕遲。你來了,我也就放心了啊。”云成之拉著江來的手坐到辦公室沙發上,說道:“不是我危言聳聽,實在是形勢太過嚴峻。根據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統計,我國官方現存古籍書量5000萬冊件,隨著時間流逝,古籍破損消亡,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就永遠的消失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之中了。”
“以我們碧海大學圖書館為例,珍藏線裝古籍300萬冊,其中包括珍貴的敦煌寫經《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卷》,以及相當數量的宋、元刻本及唐代以來的各種稿本和抄本,五萬冊西文善本,但負責古籍特藏文獻修復的專家僅有三人。”
云成之伸手指了指自己,說道:“那三名修復專家還包括我這個老家伙,精力越來越差,眼神也越來越不好,握著鑷子的時候手都一直在抖。早就過了退休年齡,可是我不敢退休啊。我要是退了,這不又少了一個人手嗎?我只要還堅守著崗位,能修一本是一本,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江來點了點頭,說道:“不是。”
“所以-------”云成之正準備等到江來點頭說「是」之后繼續接下去,沒想到江來一邊點頭一邊說「不是」,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他有片刻的恍神,一時半會兒竟然不知道應該做出應有的反應。
“你還是退休吧。”江來說道:“你活著,好好的活著,把你的修復經驗和技術成果寫出來出版成書。給后來者傳授經驗、指導技術,培養更多的修復人才,總比你一個人在這邊點燈熬油把自己的身體折騰垮掉要好。”
“……”
云成之有些懵。
以前他說這些話的時候,聽者立即會投來欽佩的眼神,不停的贊美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嘔心瀝血保護傳承經典國粹的大無私精神。還有些臉皮厚的嘴巴溜的甚至說自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以自己這精神體格至少還能再干個十年二十年為國家修復更多的古籍善本。
這小子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欽佩的眼神呢?贊美的詞語呢?
你一幅「很嫌棄」的表情到底是什么情況?
看到師伯沉默不語,以為他已經被自己有理有據的言辭給說服了,江來接著說道:“再說,修書講究「眼明手穩」,師伯的精力不濟,眼神不好,而且手還一直抖動個不停-----一個不小心,就會對古籍造成二次破壞,增加修復難度。到時候,那就不是修書,而是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