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焊工還是鉗工,軋鋼廠手藝技術精湛的可多了去了。
一群人商量過后,都覺得這個事情可以搞。
眼下全國都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他們軋鋼廠自然也要與時俱進才行。
孫勇這個廠長大手一揮,決定除任務之外的人,開始先少量生產這種暖氣片,以及配套的鍋爐。
許大茂這個出主意的,自然也跑不掉,在軋鋼廠里面做起了監工。
這年代的人就是牛逼,也就才一天的時間第一套暖氣片就新鮮出爐了。
許大茂趁此機會又提出一個技術問題,讓這些人可以試著研究一下循環水的設備。
軋鋼廠這邊干的如火如荼,許大茂則找了個卡車,拉著暖氣片和鍋爐直接回家。
錢,許大茂自然沒給。
就當是收的學費了。
你說國企?
國企也得交學費!
其實在1998年以前,國內的暖氣片大多數鑄鐵為主。
許大茂這么一番操作沒想到直接讓國內的暖氣片從鑄鐵時代略過,直接跑到了鋼材時代。
沒選擇將車上的暖氣片拉到軋鋼廠四合院去。
直接拉到了現在的住所,許大茂特地找了一群人,將暖氣片和鍋爐全部搬進院子之后,這才算結束。
“兒子,你這是搬回來的什么啊?”
許母和程小繁聽到動靜之后,立刻走到許大茂身邊指著暖氣片詢問。
“媽,這是軋鋼廠做出來的暖氣片,勉強算是新鮮物件吧。以后用上這個屋子里就不會只有爐子跟前暖和了,整個屋子都暖和。
這些往咱家拿的話,其他人肯定沒有,所以我就拿回我自己這來了。
不過我和孫勇說好了,下一批暖氣片做出來以后優先往咱們院兒里送。
估計也就是這一兩天的事。”
許母點點頭說:“聽你這么說,這還真是個好東西,你得趕快給裝上,以后我孫子出生就不怕冷了。”
許母沒覺得許大茂沒先給她和許父按上這個暖氣片有什么不對,反而第一時間就想到程小繁肚子里的孩子。
讓許大茂心里更是溫暖。
暖氣片這東西在軋鋼廠的宣傳下開始發酵。
其實這東西在京城也不是沒有,而是之前安裝這些東西的人根本就沒那么許多。
說到底還是條件不允許,眼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無論是工人工資,還是買賣人的腰包都比以前鼓起來不少。
正好借著這股東風,暖氣片開始大賣,京城各地也開始出現呈區域式的供暖鍋爐。
但依舊是距離鍋爐越遠的住戶,家里采暖的效果就越差。
像許父許母那院子就屬于距離供熱鍋爐距離適中的,供暖效果還不錯。
像許大茂的住處那就離他們家最近的鍋爐仍舊有些遠了。
為了不凍著孩子和程小繁,許大茂直接在自己家院里弄了個小鍋爐。
費事就費事一點,總歸比一點熱乎氣沒有要好的多。
至于需要煤票才能買的煤,許大茂自然也能輕松弄到手。
又是兩個月過去,此刻已經是1983年的第一個月。
李紅前兩天由李青去上海給她接了回來,許大茂本想著陪李青一起去的,可李青因為程小繁的關系怎么也不同意。
許大茂也只好放棄了和李青一起去上海的打算。
北影廠和藝術中心,許大茂也不去了。
見天的在家陪在程小繁的身邊,實在是程小繁的預產期快到了,他不在身邊總有些放心不下。
程小繁肚子里的孩子,在許大茂期盼了十個月之后,終于要和他這個當爹的相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