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鄒志雄又向許大茂匯報了一下萬國商貿和工廠那邊的情況。
簡單了解后,許大茂直接將這些事情略過,讓那些財務離開這里,只留下樂易玲和鄒志雄兩個人。
畢竟有些事情,不是那些財務應該知道的。
現在這些工廠等地的詳細事情,都可以過后再了解,最重要的是借錢。
錢越多,他能獲得的收益就越大。
借錢去哪兒借?
那當然是找銀行。
不過許大茂對香江銀行的了解,也僅限于匯豐銀行,其他的還是要與樂易玲和鄒志雄詢問一下才好。
“香江的這些銀行你們了解多少?”
樂易玲和鄒志雄互相看了一眼都沒有立刻開口。
許大茂想要做的事情并沒有告訴他們,所以他們雖然幫助許大茂將港幣全部兌換為美金,可也不知道許大茂的目的是什么。
胡亂開口說話,難免不會給許大茂這個幕后大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
兩人的沉默,讓許大茂不得不點名讓樂易玲先開口介紹。
樂易玲想了下開口說:“按照銀行實力來說的話,大笨象、渣打、花旗和怡和都算得上實力雄厚,當然這其中應該以大笨象的實力稍稍雄厚一些,我們的資金也存在大笨象里面。
前幾年大笨象幫助李誠收購和記黃埔,讓李誠一躍成為香江的頂級富豪,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切。”
大笨象是香江人對匯豐的稱呼,也有一部分人將其稱呼為獅子。
許大茂聞言點點頭,他也是有些了解匯豐銀行的。
匯豐銀行最大的故事可能還是和李公攤。
在70年代末,李公攤上演了一出蛇吞象以小博大的戲碼,而這個大笨象可是出了大力的。
其名下的小公司長江實業收購了65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和記黃埔。
當時,李公攤是得到了匯豐銀行總裁沈畢的極大贊賞,在他的幫助下,匯豐銀行不但以低價將和記黃埔出售給李公攤。
而且還從匯豐銀行貸款給李公攤,允許李公攤分期付款,避免資金不足。
說匯豐銀行堪稱是李嘉誠的“恩人”都不為過。
在收購和記黃埔之后,李公攤立即成為了香港的頂級富豪。
當然這里面應該也有包船王在九龍倉事情上面,幫助李公攤的可能存在。
但匯豐銀行稱霸香江之路卻是從65年開始的。
65年香江經濟危機之中,這個大笨象以1億港幣成功買下恒生銀行的51%的股權。
從此這頭大笨象在香港零售銀行中再無敵手。
在香港的分行數量從60年的7家,在10年間發展到了100家,到了1980年,這一數字又變成了250家。
你覺得大笨象的手本事僅限于銀行業嘛?
顯然不是。
可以說香江的繁榮都被大笨象銀行門口的兩個銅獅子抓在腳下。
74年石油危機,大笨象趁機買下和記30%的股權,僅僅花了300萬美元。
80年,國泰航空、南華早報、香江廣播電視公司、海底隧道等公司都有這頭笨象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