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并不晚,只是許大茂依照歷史的記憶,捷足先登了而已。
晚了就是晚了,李公攤自認不是那種容不得別人眼光比他強的人。
雖然電燈公司沒有收購到手,但這位李公攤卻對許大茂生出一種惺惺相惜之感。
畢竟能夠在匯率甚至都沒有穩定的時候,就有收購電燈公司的想法并且實施的人,本身就具有大魄力。
他怎么也不會想到,許大茂就是一個掛比。
將收購電燈公司的事情放下,李公攤開始和許大茂聊了起來。
“許先生,據我所知你收購香江電燈公司的價格是36.5億港幣,這個價格在前半個月其實是有些溢價的。”
許大茂當然知道有些溢價,可是他敢耽擱嗎?
如果不直接快刀斬亂麻的將香江電燈公司拿到手,恐怕最后這家公司終究會落入誰手還真是不一定呢。
即便許大茂以錢壓人,恐怕最后付出的代價也會比現在多的多。
“我之所以溢價收購,當然是防備像李先生你這樣的競爭者。如果有第二家公司參與進來,恐怕置地公司絕對會坐地漲價。那個時候只怕收購價格就不是36.5億港幣能解決的了。”
李公攤錯愕一下,隨后心中暗嘆他這次輸得不冤。
正如許大茂所說,如果他們長江置業參與進去,那最后的價格可能會超過40億港幣。
如此看來許大茂非但沒有虧錢,反而省了不少。
二人岔過這個話題繼續聊下去。
許大茂發現這個世界上是真的有那么一種人,能夠對賺錢這方面極為敏感。
怪不得人家能一度成為世界首富呢。
交談的過程中,許大茂幾次三番的想要就公攤面積這個缺了大德的點子,給這位李公攤提提意見。
可想了一下后還是放棄了。
交淺言深這種事情許大茂向來不會去做。
公攤面積可以肯定是香江人發明的,但卻不是這位李超人發明的。
50年代香江鴻星集團的吳多泰,建筑一棟房子之后,用5個人拼房的方式賣的方式,將房子賣給了這5個人。
正是這一舉動為以后得公攤面積埋下了伏筆。
此時此刻霍英冬在油麻地也有一棟房子正愁怎么賣,一看吳多泰這個辦法那自然是喜上眉梢。
立刻在這個辦法上進行二次創新,提出預售、售樓書、按戶賣、公攤面積等等在當時算得上石破天驚的壯舉。
后來隨著李超人長江置業的崛起,迅速將這個模式普及到了香江各地。
可以說李超人雖然不是公攤面積的發明首創者,但卻絕對是發揚光大者。
叫他一聲李公攤,還真就沒什么毛病。
李公攤和許大茂就香江各個行業聊了很久,眼見快到中午這才依依不舍的告辭離開此地。
他來這里的目的就是許大茂手中的電燈公司,既然已經得不到了,那么他確實也沒有耽擱的必要。
畢竟如今李公攤的公司同樣有不少事情等著他解決呢。
“許先生,看來你和這位李先生很聊得來。”
陳友清從遠處走回許大茂的身邊。
許大茂笑著說:“還算可以吧,在一些問題上,我倆的想法有些不謀而合。”
許大茂與李公攤好言好語,不是因為他日后會成為什么世界首富,而是在幾年后許大茂會有用到這位李公攤的地方。
所以先給對方留下個并不差的印象還是好的。
陳友清點點頭接著說:“馬上也快中午了,我們就在這里嘗一嘗這里的中餐吧。”
許大茂點點頭與陳友清在中華游樂會吃了一頓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