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南巡,許大茂在報紙上是知道的。
如果將1978年定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肇始之年,那么1984年就是全面達成共識的破局之年。
“商品經濟”、“姓資姓社”等意識形態層面的已經有了共識。
南巡一石激起千層浪,春潮涌動,萬象更新。
1984年3月,國家出臺了《關于開創社隊企業新局面的報告》,同意報告提出的將社隊企業名稱改為鄉鎮企業的建議,并提出了發展鄉鎮企業的若干政策,以促進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
承包制和雙軌制作為兩大制度基石,為發展掃清了障礙。
一大批一直悶聲發大財的中國的商業教父,真正的步入了歷史的舞臺。
這些情況對許大茂來講,也就那么回事吧。
他占了太多的先機,讓他這么一個后世的臭吊絲都不得不升起一種,首富舍我其誰的裝比感。
哪怕他現在什么都不做,任憑公司慢慢發展,都夠這些商業教父追趕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
時間到了五月初......
“大茂,街道剛剛過來人了,通知我們去派出所辦理身份證。”程小繁坐在院里的椅子上,看著不斷追著毛球玩鬧的女兒。
在許大茂進院兒后,和他說了一聲。
許大茂點點頭,第一代身份證就要新鮮出爐了。
毛球見許大茂回來了,顛顛的跑到他身邊搖尾巴。
小曚曚直接一下撲了過去,兩只小手抓著毛球身上的狗毛。
然后張嘴就準備咬。
人們常說狗咬你一口,你還能咬狗嗎。
現在許大茂可以告訴所有人,狗不咬人的時候,人都能咬狗。
蹲下身子,將自己閨女的動作攔下。
“不能咬毛球知道嗎?”
小丫頭聞言歪歪頭,然后小手在毛球身上一下下撫摸起來。
毛球這個家伙,忍不住向曚曚身邊蹭了蹭,也不知道是真舒服還是溜須裝出來的。
笑著摸了摸女兒柔軟的頭發,許大茂看向程小繁“既然通知了,那就找個時間去把身份證辦了吧。以后這東西估計去哪兒都要用到。”
這話是一點錯都沒有,畢竟他就是從那個出門必須攜帶身份證的年代過來的。
身份證制度現行戶口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維護社會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
有了身份證,再也不用帶著手寫的那份身份信息了。
眼下信息還沒有那么發達,許大茂估摸著自己那張香江身份證應該也不沖突。
兩口子在院里說話的時候,院外一陣婦女叫罵的聲音響起。
聽聲音好像是誰家婦女在教育孩子。
這平常無聊慣了,如今有熱鬧看,許大茂立刻抱著女兒走向院外。
程小繁白眼一翻,覺得許大茂真是好信兒,可沒過兩秒她也是跟了上去。
看熱鬧是天性,這是不分國籍和種族的。
有可能中國人對熱鬧要更加熱衷一些,估計都把熱鬧當成枯燥乏味生活中的調味品了。
走到前院兒門口的時候,小當已經抱著孩子瞪著眼睛在門口觀看了。
“小當,外面怎么回事啊?”許大茂立刻問了一句,語氣中帶著一股子八卦。
“爺爺,姑姑。”
“哎,真乖。”
許大茂笑呵呵了摸了摸李青這個兒子的小腦袋。
許大茂懷里的小女兒,也似模似樣的點了點頭。
看上去倒是有那么幾分長輩樣子。
不過她這個長輩的年齡,比她侄子還小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