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
許母沖著許大茂叫了一聲,聲音中并沒有多少的驚喜,反而帶著一絲恐慌。
“媽,這就是咱們在香江的家。”
許大茂平靜的聲音讓許母和許父也變得平靜了許多。
一個人的認知不是輕易就能改變的,許大茂也不會突然改變父母的認知,那樣對他們來說也未必是好事,只能潛移默化的慢慢影響。
“我們進去吧。”婁曉娥適時的說了一句。
然后帶著包括許大茂在內的“劉姥姥”從門樓走了進去。
臨進去時,許大茂沖著門樓上的曉覺園三個字看了又看。
以前這里是何家的歷史。
但從今天開始...
這里就要譜寫他許家的歷史。
以前這里的名字是取何氏夫妻名字中間的一個字,示意伉儷情深。
可到了許大茂這里,他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取名。
叫大小園?
只要一想許大茂都覺得這個破名字也真是沒誰了。
取名字的事情被許大茂暫時放下,一行人跟著婁曉娥的身后打量著這座存在了幾十年的豪宅。
說是幾十年,但其間這里也是被重建過的。
抗戰時期,這里曾經被貢獻作為臨時抗戰指揮中心,最終RB派出飛機轟炸曉覺園,大部分建筑都炸平了。
抗戰勝利之后,河東又花巨資重建。
曉覺園里面融合中西方的建筑藝術,建了別墅豪宅,還有眾多的亭臺樓閣等等。
絕對當得起香江第一豪宅的稱呼。
婁曉娥充當向導,帶著眾人將整個建筑群的角角落落全都走了一圈,介紹了一遍。
她的身邊還跟著一個管家模樣的女人,在婁曉娥介紹不上的時候,小聲出言提醒。
看得出來,婁曉娥買下這里后,她也沒來過這里幾次。
否則也不會對這里不熟悉。
歐式主樓,開有大大小小的長方形窗戶。
主樓旁邊,有一座中式方形亭樓,亭樓不遠處,有一個意大利風格的鐘樓,設有拱形門窗。
再往里走,是一處完全中式的園林。
人工河,小拱橋,圓形拱門,長方形的露天游泳池、私家網球場、瓜果菜園……
拱門里面,立著一座五層高的六邊形中式寶塔,寶塔不高,但巍巍然,自有一派氣勢。
一圈下來,許大茂也收回對婁曉娥敗家娘們的評價。
他許大茂也是一個“劉姥姥”,在見識到這里的種種建筑之后,他也不得不承認婁曉娥這個錢花的值。
別的暫且不說,占地面積11520平方米,如果許大茂想賣出一部分的話,過兩年就差不多能回本了。
同樣是2015年的時候,馬阿里花費15億港幣購置了白加道22號的花園也不過才2200平方米而已。
從一行人現在站的地方放眼遠望,郁郁蔥蔥的連綿山景,南區的無敵海景,綠山碧海白云高樓,一切盡收眼底,讓人不禁生出俯瞰蕓蕓眾生之感。
站在太平山頂遠眺天海,許大茂問父母:“爸媽,你們覺得這里怎么樣?”
老兩口憋了半天,說出三個字:“太大了。”
許大茂嘴角上揚,確實如許父許母所說的一樣,這里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