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解決了春晚的事情,年前也就這么過去了。
誰知道在第二天,北影廠的文群找上門來。
“許廠長,咱們北影廠今年的的三部電影已經全部制作完成,這次我過來是想請您回去看看成片。”
“都說了以后別叫我廠長,你先去外面等等我。”許大茂斜了文群一眼,讓他出去等自己。
回去跟程小繁知會了一聲,然后趁兩個閨女不注意,許大茂直接閃人。
出了院門,文群推著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規規矩矩的在門口等著自己。
“你騎這玩意來的?”許大茂伸手指了指文群的座駕。
也不知道這家伙想哪兒去了,被許大茂問的臉倒是紅了一下。
毛病!
許大茂看著文群的樣子,瞪了他一眼。
“把你這自行車先停放院兒里吧,咱們開車去,我可不想跟你騎自行車兜風。”
“哎哎~”
文群這下臉也不紅了,樂呵呵的答應兩聲,把自行車推進許大茂家的院子,然后麻溜的上了車。
他不是沒坐過汽車,但是像許大茂這樣的高檔轎車,他還真就沒坐過。
文群坐在副駕駛上,小心翼翼的四下打量。
許大茂可就不是滋味了。
這他媽的領導給手下當司機,這叫什么事兒啊。
“以后你得去車隊學學開車,搞個駕駛證,總不能以后你跟領導出門讓領導給你開車吧。”
“是是是,我今年找個機會一定學學駕駛。”
二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嘮著閑話,沒過多久車子被許大茂開進了北影廠。
后世的電影在首映前往往會進行小規模點映,主要用來造勢,通過請媒體、影評人提前觀影,進行宣傳;邀請觀眾觀看電影,進行口碑發酵。
這種點映優勢明顯,缺陷也非常明顯,如果電影質量不佳,那么發酵的就不是口碑,而是臭名。
在許大茂進北影廠之前,電影上映幾乎沒有宣傳,什么炒緋聞啊,什么預告片啊,統統沒有,唯一的宣傳就是在電影院貼上電影的海報。
電影到底怎么樣,電影最終能取得多少票房,完全靠觀眾喜不喜歡,這是真正靠口碑的時代。
可許大茂進北影廠之后,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他在電影《少林寺》上映之前的那一番騷操作,也讓別的電影制片廠學去了幾成,現在基本上所有電影廠在影片上映之前都會來點關于宣傳的騷操作。
學習能力都賊雞兒強大。
然而玩的最花花的,還是當屬他們北影廠。
很多電影在送審的時候,會在京城放幾場,邀請專家觀看,請專家提提意見,還可以起宣傳作用。
當然這一步許大茂是直接省下了,因為他不需要讓什么專家、教授提意見,送審就更別提了。
只要他自己覺得能掙錢就行。
北影廠的任務就是外貿出口,只要不拍抹黑自己國家的影片,能搞到外匯就成。
可以說文化部對北影廠開了很多的綠燈了。
電影放映的地點定在了北影廠的標準放映廳。
這也是固定的放映地點。
許大茂和文群到了的時候,北影放映廳已經非常熱鬧了。
北影廠不少演員出現在觀眾席,包括劉曉慶、蔡名等等。
知名的導演同樣來了不少,準備來瞻仰一下,被編劇張明和導演李少紅吹到爆的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