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那種東西,許大茂不稀罕。
他只是不想讓電影系統輸得太慘,一蹶不振。
在和平年代,文化的傳播有時候和輸出比其他的還要重要。
6月初的時候,從去年就已經有了裁軍風聲的軍隊,正式宣布裁軍100萬人,約占當時中**隊人數的四分之一,11個大軍區減為7個。
三總部機關的人員編制精簡了近一半。裁減后人民解放軍總兵力約為330萬。
過去裁軍主要是減員,內部結構變化不大。
此次不僅是減員,更是對軍隊體制進行一次重組,尤其是一些部隊走向了合成集團軍,特種兵兵員數量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步兵。
通過精簡整編,改革體制,軍隊朝著機構精干、指揮靈便、反應快速、戰斗力強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許大茂在得到這一消息的時候,倒也沒顯得特別著急。
著急也沒什么用,李戰不在京城,能在這事上幫他的人很少。
而那些極少的人里面,許大茂不想讓他們知道這樣的事情。
比如周海洋!
周海洋在這件事上應該是同樣能幫助到許大茂的,但是因為他現在的副局身份和兩人之間的關系,許大茂最終也沒有如何急切的尋求他幫助。
100萬人面對轉業安置的壓力,不單單是軍隊壓力大,就是負責接收的地方同樣壓力很大。
現在地方上實行機構改革,再加上風波時期受到迫害的干部也都一一平反,并參加了工作。
可以說地方和部隊都承受著人員過多的壓力。
100萬人的就業安排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如果真的要安排好,其實人數遠不止100萬。
因為你一旦安排,就不可能安排被裁下來的一個人,那些隨調隨遷的軍屬同樣需要安置。
所以說這些人的安置問題,絕對是一件關乎到國計民生的大事。
許大茂是個骨子里熱愛這片土地的人。
他覺得他有必要來為國內排憂解難。
實際上就是看部隊裁下來的人眼熱。
香江那邊的保衛公司可是缺不少人呢。
趁著這個機會,一則幫國內解決就業難的問題,二則可以通過這些人讓保衛公司變得更加強大。
如果他能拉上2萬人的隊伍,塞進他的保衛公司。
香江什么這他媽社團,那他媽幫派的,許大茂誰都不虛。
最起碼往后他在香江的所有產業都會有絕對的安全保證。
這事雖然出發點是好的,看上去合作共贏。
但是許大茂還真就不敢大張旗鼓的整,免得給自己再整進去。
所以大院兒出身且家里顯赫的李戰才是許大茂心中最好的執行者。
奈何這個執行者,這他媽都一年多都沒回來了。
總覺得這家伙是給家里的媳婦忘了。
還是先把電影拍好,電影拍好了才可以進入下一步。
“大茂,你怎么心不在焉的。”
王洋這位老廠長的叫聲,讓坐在一旁的許大茂回過神來。
許大茂伸手在田壯壯身上拍了一下,后者立刻喊了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