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次經濟轉型皆對資金產生了長時間的巨大需求,從而為香江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機遇。
說銀行多過米鋪,這絕對不是一句假話。
就拿商業銀行這條街來說,不到幾百米就是一家銀行,簡直多如牛毛。
78年香江放寬銀行執照限制,使得大量外資銀行涌入香江開業,其中包括不少東南亞華人的僑資銀行。
82年撤消外幣存款利息稅,使得大量國際資金重新流回香江。
到了現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香江已經是亞太地區絕對的國際金融中心。
但隨香港江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被外資及內資大行收購或者兼并,或者正在處于垂死邊緣。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本就是生意場上的常態。
香江像這種小規模的銀行一大堆,最不值錢的就是許大茂看重的銀行資產,最值錢的東西反而是銀行執照。
一家銀行如果準備出售,那肯定是出現了嚴重壞賬或者其他問題,他的資金肯定不多。
真要是資金足夠多也不會出現倒閉的現象。
而為什么說銀行執照是最值錢的呢。
要知道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拿銀行牌照都不是簡單的事情,沒有關系光有錢都不頂用。
不見后面雙馬這樣牛哄哄的人物,想要一張銀行牌照,結果照樣不得門而入。
比如說現在五億買個銀行牌照,哪怕將來這個銀行不盈利,放個十幾二十年,一個銀行牌照轉手就能賣個十幾倍的價錢。
像這種金融牌照,主要指的是有不同的監管和政府的職能部門頒發的金融許可,其中主要的牌照有: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期貨、租賃、第三方支付、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
最為重要且有價值的牌照就是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期貨和租賃。
其中能獲取長期廉價資金的最好牌照是保險牌照!
巴菲特那么牛逼的人物,活到90多,費了好大力氣才弄到了區區兩塊保險牌照,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婁曉娥雖然不清楚其他,但是對銀行這張牌照,她是知之甚深的。
有了銀行牌照,如果許大茂想的話,他將來可以用作在國內的跳板,開分行或者其他金融業務都會方便的多。
經過婁曉娥的一番勸說,許大茂也意識到這東西的好處。
正準備開口答應陳友清的時候,許大茂突然間又想起一件事。
香江海外信托銀行之后就是在前不久停業的吧。
難道陳友清口中的銀行是這個?
可想想許大茂又覺得不可能。
海外信托銀行那可是排名第三的華資銀行。
怎么可能只賣區區5億港幣。
更何況這個時間段,正應該是廉政公署和警方在對海外信托銀行調查的時候。
沒這么快就將其銀行牌照拍賣的。
而且海外信托銀行那可是有著大量儲戶的,香江方面也不可能讓它輕易停業。
胡思亂想一陣,許大茂也不在這事上面過多的浪費腦筋。
還是先整個銀行牌照下來要緊,那個信托銀行以后如果拍賣那就摻和一腳,如果不拍賣那就算了,沒必要過多關注它。
“陳先生,對我許大茂還真是信心滿滿啊,既然如此我如果還不答應那就是我的不對了。
我會把我知道的告訴你,如果消息的真實性得到確認,你們商業銀行也因此獲利,那我們就算達成了交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