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部走后,許大茂和王洋這位老廠長待在辦公室里閑聊。
“今兒個出息了,開完會竟然沒選擇直接離開。”
許大茂笑笑:“這不是家里面也沒什么重要事嘛!”
叔侄二人在辦公室待了許久,直到到了下班點,許大茂這才回到家。
接下來的日子,他仿佛像是換了個人一樣,每天準時準點的上班下班。
雖然在北影廠沒有見天的去王洋這位老廠長那里,但是隔三差五總會跑到這位老廠長的辦公室做做。
對于許大茂這么做的原因,這位老廠長倒是心中有所猜想,除了對許大茂這個晚輩的做法心中升起暖意外,心中同樣是感慨萬千。
最初許大茂到北影廠工作的時候,這位老廠長對他也是懷有那么一絲敵意的。
但隨著電影《少林寺》的拍攝成功,這讓這位老廠長意識到許大茂并非只是一個依靠“裙帶關系”進北影廠鍍金的人。
也不怪王洋會這么想,許大茂一個放映員出身的人,誰能想到他懂電影。
如果不是大領導知道許大茂一絲底細的話,怕是也不會把他推薦給許部。
而從電影《少林寺》之后,不單單證明了許大茂的工作能力,也讓有些尷尬的北影廠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也是這位老廠長能與許大茂相交的最真實原因。
而時間證明了許大茂能力的同時,也見證了王洋和許大茂這對叔侄忘年交一般的友情。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這位老廠長對他的照顧很多,所以許大茂覺得自己有必要在這段時間里,正經的在北影廠上個班。
北影廠這邊暫且不提,4月中旬的時候,前門大街商鋪的業主終于主動聯系到了許大茂。
前門大街1500多平方米的所有業主終于全部答應出售店鋪了。
這是許大茂得到的一個好消息,聞聽這個消息后,許大茂先是跑到中關村把炎黃基金的負責人葉舟帶上,和這些業主見了一面。
“許老板。”
“許老板。”
許樓二樓的譚家菜館,許大茂和葉舟進入包間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這里等候了。
對于這些人額的招呼聲,許大茂自然是熱情回應。
這個店鋪的價格雖然不低達到了2萬一平的價格,但是絕對物超所值。
往后這地段的價格絕對會翻番十倍或者幾十倍。
一群人坐定之后,許大茂看著這些業主說:“哥幾個,這是都已經想好了?”
“許老板,我們回去也想了很多,您給出的這個價格確實讓人無法拒絕。”
其中一位業主開口回應。
許大茂對此不置可否,總價格3000萬,其實真正出了力的還是他許諾的100萬酬勞。
要是沒有這100萬,想必那些原本打算出售的人,也不會幫他去游說其他人。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相較于無私奉獻,許大茂更適應這樣的社會形態。
人嘛,總有一種得了便宜還賣乖,或者說當婊子還要立牌坊的心態。
許大茂在葉舟拿出合同后,忍不住說出讓這些人仔細想想,一定想清楚的話來。
一群業主嘴上答應著,可動作卻迫不及待的查看著合同。
著重查看上面的價格以及付款日期,當看到合同上寫明一周時間后,所有人都露出滿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