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佩、忌憚種種神色不一而足。
他實在沒辦法不佩服眼前這個人,要不是頭段時間自己和許大茂有過交集且熟知他和霍先生之間感情的話,怕是他也會被蒙在鼓里。
如同屋內的李超人等人一樣,絕對會被許大茂玩弄于股掌之上。
說白了就是許大茂手中已經掌握也很大一部分的置地公司股票,但他就是瞞著眼前這些人,就是為了勾起這些人心中對置地公司的貪念,打著白使喚他們的心思。
這種做法雖然有些下作,可誰讓許大茂手中有這些人需要的東西且他們心存貪念呢。
再者說許大茂在香江可沒有一呼百應的本事。
大家雖然往上數幾年或者幾十年都是從大陸過來的,可對李超人他們這種老牌豪商來說,許大茂終究是年輕了些。
這個年輕不是年齡意義上的年輕,而是指他來香江的時間。
你想啊,滿打滿算許大茂來香江也不過區區十年,而且頭些年他都是默默的躲在角落的。
怎么可能如今發跡了之后,就能讓所有人認同與他。
恐怕在他們的眼中許大茂就是一條過江龍。
“閑話少續吧,許先生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手中握著我們公司的股票這個事情可以緩一緩,我們是拿置地公司的股份置換也好,還是怎么做都日后再說。
現在的問題是對置地公司的態度上,鄭兄雖然向我們這些人說了你的想法,但是我們還想聽一聽你親自表態。”李超人率先開口,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許大茂身上。
許大茂立刻正色不少,他知道他接下來的一番說辭才是打動屋內華資財團的關鍵。
“83年關于九七問題的事情想必大家還都記憶猶新,可以說那時候開始怡和集團已開始部署淡出香江。
除了將控股公司的注冊地遷往百慕大外,集團又以“加速企業國際化”作幌子,暗地里將資產向海外轉移,借以降低香江的投資比重。
而在去年怡和集團宣布重大重組,由怡和控股、怡和證券、置地三家公司注資組成香江投資者有限公司,置地將剩余持有的12.5%怡和股權全部注入新公司。
在今年年初,這家新公司與怡和證券合并,并在百慕達注冊成為怡和策略控股有限公司,2月并取代怡和證券在香港的上市地位。
接下來置地先后將旗下全資附屬公司的牛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文華東方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江分拆上市,并由怡和策略持有。
這些事情我想在座的大概都知道,從以上怡和的操作我們不難看出一點,怡和集團旗下的置地公司如今恰好就是他們在香江最大的產業。
為了解除互控,怡和和置地互相出售股票套現的事情,想必大家都趁機買進了不少,這就是置地的致命傷。
以目前置地公司所擁有的股份來看,他們對置地已經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控制權。
我之所以想要對置地公司動手,那是因為我的手中掌握了置地10%左右的股份,如果我們能把置地從怡和手中奪過來,那么我就會成為置地一個較大的股東。
這種吸引力當然讓我不會想著拒絕。
而且我與鄭先生已經說過了,把置地從怡和手中奪過來后,我們之間必然會有所爭奪,這是難免的事情,畢竟這么大一塊肥肉沒誰會不動心。
不過我們之間的爭斗那就各憑本事了,那是我們華資財團自家的事情。
即便我們不能把置地公司從怡和手中奪過來,趁著這個機會我們絕對會大賺一筆。
怡和如果想要收回我們手中的股票,不付出重要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無論搶奪置地是成功是失敗,我們都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至于我會找上大家的理由,除了資金有些不足之外,剩下的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如果你們覺得這件事可以做,那我們就精誠合作一次,反之就當我許大茂給眾位前輩請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