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第三方游戲商勤勤懇懇的花1億日元開發了一款游戲,推到市場上,總銷售額為2億日元。
看上去賺了一倍的利潤,非常的豐厚。
可這2億日元里面首先要拿出30,也就是6,000萬日元交給任天堂,做為中介費用。
其次,還需要交納15的卡帶刻錄費用,也就是3,000萬日元給任天堂。
最后任天堂再給你計算一下成本,所有刻制的卡帶總成本為2,000萬日元,結果任天堂前前后后拿走了1億1,000萬日元,而落到第三方游戲廠商手中的只剩下9,000萬日元了。
第三方游戲廠商明明賺了錢,可最后卻倒虧1,000萬日元,反倒是任天堂什么都不干就賺走了1億日元的利潤。
這樣的政策自然讓任天堂旗下的第三方游戲廠商們憤怒不已,只是礙于任天堂游戲主機的王者霸主地位而無法反抗。
咳咳,扯的有些遠,言歸正傳。
總而言之,游戲卡帶是任天堂賴以為生的剝削第三方游戲廠商的手段,所以任天堂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是絕不可能放棄游戲卡帶的。
事實上任天堂的上一任社長,被稱為游戲暴君,帶著任天堂從一個小小的撲克牌生產商演變成全球最大的游戲主機生產商的山內溥。
在競爭對手索尼推出了游戲光盤這個功能之后,被問及會不會放棄游戲卡帶,也推出更加廉價的存儲工具光盤的時候,山內溥就非常干脆的表示。任天堂就算是死,也絕不會使用那種愚蠢的道具來裝載游戲的。
而山內溥本人更是不斷的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上強調,絕對不準放棄卡帶的規則,巖田聰目前剛剛接任社長位置一年出頭的時間,屁股還沒有坐穩,他自然是不敢違背山內溥的意志。
事實上直到山內溥去世之前,任天堂的游戲機都沒有內部存儲游戲的能力,直到山內溥去世之后,最新一代的游戲機sitch推出的時候,才第1次帶有硬盤,也就是內部存儲空間,可以不使用游戲卡帶,通過網絡下載的方式來進行游戲。
而索尼的下一代s主機上面,就已經自帶存儲空間了,所以這也成了任天堂在玩家眼中要錢不要游戲體驗,死命要從玩家身上拔毛的巨大黑點之一。
除了這個黑點之外,卡帶還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任天堂游戲的成本問題。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造游戲主機的廠家都是不賺錢的,一臺只賣2000出頭的sitch,其畫面表現甚至能夠把2020年的旗艦機給拉下來,所以sitch的硬件是真的砸錢,2000出頭的價格是真的不賺錢。
不過這也是行業慣例,無論是索尼還是任天堂還是微軟,他們都是打著讓主機盡可能便宜,只要不虧本就往外賣的套路,然后將賺錢的希望放在游戲卡帶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