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的。”
等到光頭法師離開,白衣男人看著桌上的酒杯。
“大江山……或許還可以推一把……”他喃喃自語。
……
良守發現,自己越是覺得自己明白了越多,就越是不明白。
最初的時候,他以為修行只是修行法力,然后以法力施展法術。
修行通過法力強弱,區分為各個等級。
總結起來就是,藍量,技能,非常簡單明確,就好像游戲一樣,而他看過的小說漫畫也是如此,清晰明確,大家都一清二楚。
真要打起來,就差雙方拉出數據來直接比大小了,我藍量100,你藍量50,所以我可以比擬放更強更牛逼的技能,我就贏了。
唯一決定強弱的,也就是藍量和技能強度了。
那個時候,他最多的困擾,就是自家修行法到了后期藍量增長不夠快,技能不夠強。
可是現在,他忽然明白,藍量,技能,根本就不是戰斗的關鍵,甚至與這些東西,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而所謂等級,更是自己騙自己的玩意。
他明白的多了,可是,困擾更多了。
就算拋開自己莫名其妙變強了卻更加霧里看花的修行問題,為什么修行界會變成這樣?明明不應該推廣所謂等級和法術,但是現在卻人人追求等級?
以等級來區分強弱,除了再分配任務上的少許優勢,在真正的修行之道上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那為什么會變成現在這樣?
如果追求法力和法術,是修行的歧路,那為什么這會變成主流?
可如果這并不是修行的正路,為什么又依然可以行得通,可以誕生那些S級,A級的強者?
深究下去法力的問題。
良守發現,在記錄里,不論是安倍晴明賀茂保憲亦或者是蘆屋道滿,他們從來沒有出現過所謂法力耗盡再放不出技能的情況。
大家都以為這只是因為他們夠強“藍夠多”,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他們真的根本就沒有我們定義的“法力”呢?
那也就自然不存在法力耗盡的情況。
這似乎才是真正的解釋?
所謂法力,或許本身只是一種描述,是因為一個人足夠強,才會被描述為法力強,而不是因為他本身擁有一個名為“法力”的東西,所以他才會強大。
總而言之,他越來越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了。
但是,和此前那種焦慮緊張的心情又不同,良守自己都覺得很奇怪,即便是自己面臨如此之大的困擾,他卻沒有絲毫緊張,反而有種莫名其妙地平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