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佛門正式恢復法度,遍地開花,在楊堅完成對佛門的承諾之后,佛門也投桃報李,派出大量的高手替他排除異己,沖鋒陷陣。
在清理中樞,掌控長安城之后,楊堅開始剪除宇文家和地方大將的割據勢力。
為了預防北周宗室生變,穩固她的統治權力,楊堅以千金公主將嫁于突厥為辭,詔宇文家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
因尉遲迥(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位望素重,恐有異圖,遂以會葬宣帝為名,詔使其子尉遲惇召尉遲迥入朝;并以韋孝寬為相州總管赴鄴取代尉遲迥。六月,尉遲迥恐楊堅專權對北周不利,公開起兵反對楊堅。七月,青州總管尉遲勤(迥弟之子)從迥反楊。
尉遲迥所統相、衛、黎、沼等地;同時質其子于江南陳朝,以請援;并派人出使并州(治晉陽,今太原西南),欲招降上柱國、總管李穆,遭到拒絕。
但楊堅早有準備,同并州李穆達成共識,得了他的投效,同時,楊堅送千金公主與突厥和親,消除北方之患。
加強洛陽守御,作為進討尉遲迥的戰略基地;并令計部中大夫楊尚希先發精兵鎮守潼關,防其偷襲。
同月十日,楊堅調發關中兵,令韋孝寬為行軍元帥,隴西公李詢為元帥長史,郕公梁士彥、樂安公元諧、化政公宇文忻、濮陽公宇文述、武鄉公崔弘度、清河公楊素等為總管,率軍討伐尉遲迥。
隨后,韋孝寬分兵進擊關東各地降附尉遲迥的勢力,徹底平定了尉遲迥之亂。戰中,鄖州(治安陸,今屬湖北)總管司馬消難、益州(治蜀郡,今成都市)總管王謙先后舉兵響應尉遲迥,反對楊堅。楊堅適時命柱國王誼、梁睿各為行軍元帥,分別率軍攻討,均獲勝利。
因為有和親之意,突厥王庭消息滯后,不知北周內部發生的權利斗爭,待他們迎親滯后,方才反應過來,但此時,楊堅已經掃除內部隱患,誅殺宇文家諸王,收攏兵權,就差逼迫幼帝退位,登基稱帝了。
在楊堅清除異己的時候,南陳國主陳頊病入膏肓,時日無多,為了保證南陳權利平穩過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楊堅清除北周內部隱患。
果不其然,楊堅和親示好的動作為他贏來了寶貴的喘息之機,短短半年時間,他就將北周打造成了一個鐵桶。
第二年,北周宇文衍禪位楊堅,自此,楊堅代北周,改國號隋,北周享國二十四年而亡,有一個漢人王朝建立起來,天下,進入嶄新的一頁。
在楊堅建立大隋的第二年,南陳國主陳頊病逝,后主陳叔寶上線,陳叔寶是個會玩的皇帝,留下了玉樹后庭花的千古絕唱。
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詩文和音樂,軍備廢弛,使得南陳積蓄十多年國力喪失殆盡。
反觀楊堅立隋之后,精兵簡政,使得大隋國泰民安,國力大增。
一統天下的序幕,即將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