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號到了,今天是ITER的進行可控核聚變實驗的日子,媒體們齊聚法國等著ITER的實驗結果公布。
實驗室里,托尼·多內和盧克·沃洛還有一眾科學家們都對本次實驗充滿信心,因為有了智能助手的幫助,針對上一次實驗的數據他們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優化。
實驗開始,盧克·沃洛看出托尼·多內有些緊張,便開口說道:
“多內,不用擔心,持續放電時間肯定會超過102秒的,就算達不到200秒也沒關系,難道陸洋第一次實驗就能超越我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你放寬心就好。”
“我知道了,我要讓胡景佑知道退出ITER是他們的損失,達到200秒是對他們做出的最好回應。”托尼·多內有一點執念。
隨著核聚變反應的崩潰,本次實驗也已經結束了,剩下的就是保存數據了,全息屏上的持續時間最終定格在314秒,這讓全場的科學家都歡呼雀躍起來。
盧克·沃洛拍了拍托尼·多內的肩膀說道:
“我相信他們會后悔的,或許不久的將來胡景佑還會過來申請加入ITER的,到時候我們可不會輕易答應他們,最起碼要大宰他們一頓。”
托尼·多內興奮地點頭說道:
“這是當然,ITER是他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嗎?他們永遠也別想拿到核心數據,只配給我們當提款機。”
“哈哈,你說的沒錯,你可以準備一下出去了,外面的記者可都在等著你呢。”盧克·沃洛心情也非常好,他可以拿著ITER的數據交給自己國家獨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心,在他心里ITER可不是第一個實現這項技術的,美國才應該是。
托尼·多內整理好發言稿,意氣風發地走進報告會場,這時候會場已經坐滿了人。
“大家好,我是ITER負責人托尼·多內。”托尼·多內照常做了一個自我介紹,然后繼續說道:
“一個小時前,ITER的可控核聚變實驗已經結束了,實驗結果非常成功,不僅僅達到了之前我們定下的目標,甚至還遠遠超出。”
下面記者基本都是西方人,本來看到托尼·多內一臉自信,心里已經有底,現在聽到托尼·多內說實驗成果遠遠超出原先定下的200秒目標,頓時騷動起來。
“現在我宣布本次ITER可控核聚變實驗成果是314秒,我們成功讓可控核聚變反應持續放電314秒,成為新的世界紀錄。”
如果剛才底下的記者只是騷動的話,現在就是沸騰了。
托尼·多內繼續說道:
“由于實驗結束后,我們還有很多工作,所以記者現在就可以發出提問了。”
“多內先生,我是法國新聞社的記者,請問你覺得這次獲得這么大突破的原因是什么?”
“這當然是我們六國的科學家共同努力的原因,他們比之前更加團結,彼此之間更愿意溝通交流,我想這應該就是原因。”托尼·多內的潛在意思就是之前胡景佑他們還沒退出ITER的時候,他們不太愿意溝通交流,也不團結,其中的意思不明而喻。
“多內先生,您好,我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請問這次的實驗結果是不是意味著可控核聚變離我們已經不遠了?ITER預計什么時候可以實現可控核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