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頭,怎么辦?”衛次公、劉德室和李桀等都有些慌了陣腳。
“別怕,我們還留有后手。”高岳大聲說道。
說完,高岳就走回自己的給房里,自小柜下抽屜中抽出份珍藏的卷軸,那正是劉長卿臨走前贈予他的,里面的詩歌都是劉長卿的得意之作,并且從未面世過,“拿著這行卷,去投潘禮侍。”高岳計較已定,便留衛次公主持韜奮棚大局,自己和劉德室趁著暮鼓聲,出了升道坊,直奔東市鐵行外的宣陽坊而去。
潘炎的宅第,正在彼處。
高岳和劉德室是準備乘夜活動的,他倆帶著些錢,先在宣陽坊中的凈域寺租賃了所香廚房間住下。大約酉時剛剛結束,他倆就帶著劉長卿的行卷,走出凈域寺,向著潘炎的宅第而來。
唐朝的宵禁,主要是針對暮鼓后的長安城諸街道,至于各坊內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突發情況由坊正或街使去處理就好了。
所以高岳和劉德室先在宣陽坊內租下一日的房間,夜晚后當然可以自由行動了。
“快,快,潘禮侍的宅第就在不遠處了。”高岳跑在前,劉德室跑在后,他們能見到大約百步開外,人馬舉火喧囂,一定是潘炎歸宅了。
“潘禮侍我們來啦!”兩人在心中大喊著。
誰想走到潘炎宅第以東第二處宅園時,突然出現一股人馬隊伍,大約也就四五人的模樣,簇擁個騎馬的下朝老者,橫出于高岳和劉德室的眼前。
這老者須發皆白,至于模樣——高岳依稀見過。
剛準備等著這老者策馬過去,這老者反倒先看到捧著行卷的高岳,眼睛一亮,停下馬來,“郎君啊,這是準備給我投行卷呢?”
高岳當時就蒙住了!
不不不,我不是給您投卷,我是給潘禮侍投卷來著,這一切都是誤會啊誤會。
可這話怎么能說得出口呢?
那老者頓時熱情高漲,還下了馬,隨從立刻給他遞來根拐杖,湊著火光高岳才看清楚,這不是先前國子監大鬧登聞鼓時,在光宅坊遇到的那位耆老官員嘛。
當然此刻高岳還不知道,這位便是朝廷散騎常侍蕭昕。
拄著拐杖的蕭昕,便直接邀請高岳和劉德室到他宅園里,“莫急莫急,行卷馬上我們慢慢看。”
完了,這下想走也走不了。
高岳和劉德室眼睜睜看著不遠處正主潘炎的車馬入了宅,他倆只能面若死灰、將錯就錯,硬著頭皮跟著蕭昕之后,走到了蕭氏的宅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