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鄭絪內心也滿是痛苦。
同樣的學士席位里,陸贄、衛次公、裴延齡、陳京等也默然不語。
皇帝不說話,接連對張延賞使眼色,意思是咱們事前說好了,你倒是說話阻止呀!
可張延賞卻滿是副我什么都看不到的表情,對皇帝的眼色根本不回應。
意思是“前一手陛下你也看到了這個態勢,根本無力回天的,還是趕緊進入后一手吧!”
李適的眼神,又發出“張公!前一手不行,才到后一手,豈有本末倒置,不戰而屈服的道理?”的訊號。
張延賞把頭垂得更低,微微搖晃,暗含意思是“陛下別傻了,我要是站出來,來個前一手,主張不立宰執,如果陛下你最后扛不住,還是立了宰執,那我豈不是等于自動退出競逐?所以,還是快點后一手吧!”
二位隔著空氣,就前一手、后一手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眼色搏殺。
“陛下!”一聲洪鐘般的雄厚喊聲,把李適和張延賞都嚇了一聳。
原來是兵部尚書蕭復,這位素來有身高威儀,他捧著笏板站起來,下一句就是“陛下回龍馭日在即,不可再猶豫不決下去,臣請推舉賢人,輔弼社稷。”
“......”李適滿臉寫著“高興”,可口中就是不說話。
誰想而后蕭復當即就說:“前西川節度使張延賞,家世清貞,累代臺鉉,本人沉謀有斷,識國大體,可為中書侍郎平章事。”
“轟”聲,整個朝堂都沸騰了。
鄭絪滿臉吃驚的表情。
高岳則依舊不露聲色。
皇帝是瞠目結舌。
張延賞卻抬起眼,恨恨地看著蕭復,他見識得多了,知道這蕭復第一個推薦自己,實際卻是“捧殺”,馬上唱黑臉的就要登場了。
蕭復話音剛落,堂內許多大臣都發出贊許之聲——張延賞為相,當然是夠格的,雖然他從西川節度使上卸任有些不光彩。
正席上,李適反應過來,覺得這一下子就到了“后一手”啦?
也罷也罷,速度要快,“那便請中書舍人出制......”
說時遲那時快,班列里禮部司郎中張彧起身,大聲說到,“張延賞不可為相!”
“不,你們聽朕......”
皇帝還沒說完,蕭復就詢問張彧,張延賞為什么不可為相?
“先聽朕......”
張彧當眾,一二三四五六,分條將梗阻張延賞的理由給宣讀了出來。
這下諸位大臣又都不言不語,全低著頭。
張彧的態度,就是京東方面神策行營都統李晟的態度。
而張彧讀的時候,張延賞面如死灰。
果然,果然最擔心的事發生了,他賭李晟不會這么露骨反對自己,可他賭輸了。
他高估了李晟的心胸,低估了李晟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