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兩個月。”尚結贊在心中如是想到,按照常理來說,乞藏遮遮在臺登城那樣堅固的城池,并且憑仗經營儲備多年的糧倉,莫要說兩個月,就算是兩年,又有什么困難?
可今時不同往日,自從高岳出現后,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且是那種脫離他認知范疇的巨變。
然而兩個月,乞藏遮遮還是能堅持到的吧!
于是尚結贊叩首,感激贊普對那曩氏家族的善意,隨后他請求自己親自掛帥,統領東岱禁軍去救臺登城。
對于這點贊普并未給出明確的答復。
待到尚結贊離去后,王宮帷幕后蔡邦王后走出來,對贊普說到:“天神贊普啊,昔日在華亭時你曾給過尚結贊東岱禁兵,可去了近萬人,活著回來的不超過兩千,禁兵的防御使、小千戶長和曹長們,都不信任尚結贊的能力,認為他是個晦氣的將軍,贊普您必須得慎重選擇將領才好,不應讓尚結贊統軍。”
對此贊普也表示同意。
接著王后就推舉說:“最合適的人選,莫過于贊普您的三子,已成年而英武的牟汝了!”
赤松德贊有四個兒子,大兒子牟赤松波早死,次子牟尼跟了蓮花生,四子牟迪跟了摩訶衍那,只有三子牟汝入了軍營,研習武藝和騎射。
“馬加東格(王后的名字),本雍仲知曉你和那曩氏家族有仇怨,如果讓牟汝去救援臺登城,恐怕大臣們會有所議論,如救援不力,會影響贊普和三尚四論家族間的關系的。”
“我主張讓牟汝去,恰恰是為了贊普您的權力,軍隊特別是本部禁兵,本來不就該讓親生兒子來執掌嗎?”
贊普沉吟不語。
這時幾名宮廷侍從奉著插著銀鶻的木簡,隔著帷帳,交到贊普的手中。
“什么,河西、隴右的鄯、甘、肅、涼、秦、渭、成等州郡,唐人溫末紛紛起來暴亂了?”看到這個消息,贊普的雙眼一黑,差點沒把持住。
明明不過是群被征服的孱弱奴隸,一群名為“溫末”的連庸都比不過的漢人,居然會發動暴亂......
其實這時河隴地區的情況比贊普所能想象的還要嚴重得多:
自從段佐和數千不甘心去甘州屯田的漢人,殺死押送的西蕃軍官,登焉支山舉旗后,屢屢打敗前來征剿的小股西蕃部伍,隊伍名氣更大,而同時段佐也派人下山,前去聯絡鄯、甘、涼被奴役的唐人,“我用牲畜、藥材、糧食來換你們手中的麻絹,何如?”
結果唐人們就問:“在焉支山上,要不要為宮堡服役?要不要繳納牛腿稅?要不要著蕃衣、行蕃歷?要不要遵守蕃法?”
“完全不用,焉支山上所有人結寨互保,耕作自食,守望相助,所有人都改回了漢人的衣裝和歷法。”
“那還交換什么?我們都去焉支山!”
最后溫末的起義風暴迅速席卷河隴大地,靠的近的千方百計扔下田地、莊舍,逃亡去焉支山入寨;離得遠的,也紛紛起事,殺死監押他們的西蕃官員或士兵,入其他的高山,建立起“山水寨”來。
河隴五十萬漢人,短短時間內就逃跑了四分之一,建起山水寨數十處,從焉支山到祁山比比皆是,西蕃東道和北道的留守隊伍焦頭爛額,疲于奔命地去彈壓,反倒讓事態愈發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