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這么做,俱文珍那里交給我去應付。”李萬榮最終下定決心,并難得夸贊兒子番,說以后宣武軍的旌節交給你,我是安心了。
入夜后,汴州城西里有名的河埠區,閭閻高樓星羅密布,弦歌笑語不絕于耳。
李乃面紅耳赤,喝得爛醉如泥,但心情依舊高漲,在歌伎間是左擁右抱,猶自呼喊“洛真來,洛真來,速速返席。”
這時洛真的爆炭(鴇母)就在旁邊提著酒壺,說“洛真去更衣了,李司馬你稍待幾分。”
于是李乃四肢伸出,索性躺在茵席上。
走廊盡頭的一所小閣,洛真細心地將門簾和帷幕卷下,匆匆用鑰匙打開個檀木立柜,打開后內里是五格抽屜,取出紙筆墨丸后,便就著燭火,緊張地書寫起來。
李乃不過是紈绔而已,被父親夸了番,便得意洋洋地在西里的紅燈籠下,對洛真說出了自己所謂的“妙策”。
洛真用面糊膠好信封后,叫婢女送往城外的驛站。
那驛站里有她的耳目。
別看洛真只有十六七歲,可論起心思縝密來,她并不虛任何人。
更難得的是,她有國家大義的情懷。
尤其是在河陰歌舞后。
很快,她宛若無事人般,滿是嫵媚的淺笑,褪去了那被酒污的襦裙,換上件嶄新的,可謂艷驚四座,重新來到庭室中,很是乖巧地坐在拍掌大笑的李乃前,為他佐酒......
汝南城的決戰角力,又豈止是在縱橫區區十里的戰場上?
一萬宣武兵,在劉逸淮的帶領下,忽然又私下退走后,汝南城東北防線頓缺。
高岳無奈,便準備讓河陽、義成兩軍共五千兵馬,前去填補空闕。
可消息接踵而至:
魏博田緒,忽然發一萬兵南下,自濮陽渡過黃河,和李師古的平盧軍會齊,集結于定陶,聲稱要協助朝廷剿滅淮西。
定陶,往西距汴州極近。
李萬榮便以此為借口,火速派遣一批奏事官,前往京師,要向大明宮的皇帝及中書門下匯報此事,并請示處理的方案。
這批奏事官的輜重行禮里,便藏著吳少誠的首級。
故而匯報奏事是假,借機獻首級邀功,拖高岳后腿是真。
在他們抵達京師前,得知魏博和淄青的動向的皇帝,急忙率先派遣中使第五守義,來前線詢問高岳,如何應付。
一時間,到了高岳要做出取舍判斷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