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姜不苦的引導,再加上韓鋒的主動約束,豐州與四州學生之間的齟齬爭競被限制在單純的任務比拼上。
這對整體的效率反倒是有益的。
次日,韓鋒就沒再出現在講道場區域,總共千位學生,在這一片接受任務的依然有超過一百人。
有一大半都是豐州學生,不過,他們沒有再不開眼來招惹他,姜不苦也沒去招惹他們,只是沒人留意,他每天總會與某位豐州學子產生“距離綁定”關系,活動范圍都在其百米之內。
不過,因為在此處勞作的學生太多,也沒人看出此中規律,就連朱富榮他們也都沒想到姜不苦這茬癖好。
六天,從姜不苦他們下了飛船后的次日開始算,只用了六天,縱橫兩公里,面積四平方公里的區域被姜不苦等人平整出來。
除了按照設計預留出來的綠化地帶,其他地方茂密的參天巨樹全被砍倒,完成硬化,就連綠化地帶預留出來的樹木也有人做了專門的清理,包括其根部的雜樹雜草,過于厚重淤積的腐質土壤。
仰望天空,豁然開朗,再無一絲陰翳,也再無陰毒瘴氣孕生的土壤。
當姜不苦揮完最后一錘,放眼看去,感覺分外舒坦。
此刻,在這縱橫兩公里的硬化土地上,又有了新的變化。
數百學生和匠人組成的混合隊伍分成數十個小隊,在上面各處忙活著,規劃各種建筑走向,挖基坑,埋石脈地基,立原木立柱……基本都是幾個匠人帶著幾個學生的組合,匠人們指出方向,做更多技術性的整飭、雕琢、拼接,而學生們就完全是個多功能工具人,按照匠人們的要求,完成各種事項、或者對一些粗步備制的材料進行更準確的精加工。
此時此刻,完成講道場最后硬化工作的姜不苦根據這些規劃已經基本可以窺見未來講道場的基本輪廓。
再將所有學員老師送來之后,云萊書院號飛船沒有絲毫停歇,保持著一天一趟、甚至半天一趟的運力,每次都運來六七百號匠人。
全都是豐州、遂州、渠州、阜州、峒州五州量自身之物力,搜集全州各府各縣、尋找到的各種技藝精湛的匠人。
重啟云萊福地,還要建起一座現在還只存在于設計圖上的恢弘書院,除了上千的練氣期學生苦力外,更少不了各種各樣匠人的參與。
而且,全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
地位最尊貴的掌墨師,能夠根據書院執事出具的設計圖紙就能設計出晚上的施工方案,并且,能夠對某些臆想的、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議并給出修改方案。
其次是放樣師,負責將由掌墨師和書院高層溝通討論出的最終結果落實在硬化后的土地上,平面方位、水平高差,誤差都要精確到毫米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