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僅是為了建筑的精準,更重要的是,書院的所有建筑都只能算是“粗胚”,最終還需要陣法的“點化”,而陣法對空間的要求是最為苛刻的,差之毫厘,就能導致整個陣法運轉不起來。
最后,才是各種分工的匠人小頭目,他們帶著學生和其他匠人,負責將放樣師測定好的種種數據徹底落實在施工層面。
在姜不苦眼中,這數百人分工明確而高效,仿佛一臺精密運轉的機械。
朱富榮在姜不苦身邊,同樣看著遠處勞動的景象,道:“效率還真的有些出乎我的余料,以這種進度,半個月內,講道臺的粗胚建筑就能完全筑成。若是陣法布置不耽誤,這個月咱們就能聽道進學了。”
姜不苦點頭,心里卻想,現在飛船每天依然運送匠人不停,雖然書院的大佬們并沒主動參與的心思,作為對所有學生的一種特殊歷練,但卻并沒有刻意減慢書院建成速度的打算,隨著匠人越來越多,其中很多也有內壯境界的修為,個個身強體壯,再加上大伙的經驗越來越足,書院的建成速度還會越來越快。
“你下一步怎么打算,去哪兒?”朱富榮問。
姜不苦道:“我要先去看看情況。”
以他的擅長,做場地硬化是最賺功勛的,可他現在并不缺功勛,他要先踩點看看那些他準備的蹭光目標到底在干啥,這樣他才能做出決定。
最后,經過觀察,他決定去設計中訓練館區域做場地硬化。
隨著與眾位掌墨師交流溝通,并實地勘察之后,云萊書院公布了建成后的詳細概念圖,所有人都已經清楚書院的設計思路。
以被云萊福地寄附的參天巨樹為圓心,周圍一公里范圍內為綠化林地,不會有大規模的建筑,最多只會有些步道、走廊、掩映在林木之間的亭宇樓閣,作為書院學子談心小聚、靜讀學習的愜意場所。
在這之外的一圈,就是書院最主要的功能性建筑,包括講道場、訓練館、典藏館等。
而這三所重點建筑恰在緊貼綠化圓環的三個等角點上。中間夾雜著其他各種建筑設施,比如膳堂,執事閣等,包括面積同樣不菲的綠化。
在此之外更外面層的一環,則包括一個巨大的云萊別院,如同一個小而微的書院,里面有獨立的住宿區、訓練館、典藏館等設施,除了迎接他校學子,也擔負著對一些自小就被挑選發掘出來的好苗子的培養,另外就是同樣巨大的演校館,而充滿市井生活氣息的匠人小鎮,很多匠人都會在此長期定居、甚至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等學生們完成任務,書院的長期維護修繕和各種運作及后勤保障,都將由這個匠人小鎮來負責。
而根據公布出的概念圖解釋,在距離云萊書院二十幾公里之外的某處,未來將建設成為云萊府的府城所在,這是個比書院建設更加宏大而持久的工程,雖然基本不會涉及到過多的陣法布置,但工程量依然遠超云萊書院。
不過,這些并不在姜不苦等人現在需要關心之事。
所有人都拼盡全力,只為將存在于概念圖上的美麗書院盡快落實在這偌大密林的畫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