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遠向平西郡王拱手,斬釘截鐵:“遠無虛話。”
平西郡王松馳下來,精神頭兒回來了,又有心思想雜事了,把玉壁斜看一眼,翻眼看一眼,來上幾個回合,撇嘴不屑:“這玩意兒我先耍上幾天,若是好玩兒,你侄子可以繼續向縣主求親。”
元遠好笑起來,剛才沉悶的氣氛他也暗暗擔心,此時冰破寒迸,還是那個滿口胡柴的平西郡王。
他也回以玩笑話:“這是什么道理,你不是已回定禮,”
平西郡王佯裝怒目而視,沒等眸子瞪起,又嬉笑問道:“對了,你姓元,他姓祁,怎么卻是一對伯叔侄兒,難道你從小被家里嫌棄,送給元家門上?”
元遠細細向他解釋:“我們是鄰居,他祁家門上趕科舉,都向我父親請教,越哥科舉以前也是我父親指點,越哥雖是我的侄子,又算我父親的門生。”
西北大營就混進來兩個可疑人物,一個是元遠,另一個是祁越,平西郡王已經了解過他們的關系,不過想讓元遠再說一遍也就這樣,聽完,他發出哈哈笑聲:“看吧,我們從不趕科舉,就是怕亂了輩分。你們內陸人真會玩兒,一會兒是侄子,一會兒是世兄世弟,哈哈,”
元遠不客氣的回:“你們西北人也會玩兒,一會兒是郡王,一會兒是街頭潑漢,說的一嘴的市井言語。”
平西郡王的笑聲嘎然止住,元遠見好就收,說聲告辭轉身就走。
他是在西北兩年已了解郡王脾氣,所以才直接回話?元遠以前就是這個脾氣,他的父親敢上金殿以死進諫,因為沒死成,所以嚇破膽,但是余下的不甘心還在,而救助的人又讓元老太爺無法回避文人職責,他教導兒子時,還是“有諫就說”。
元遠在前衙門里處處碰壁,與他不送錢、又敢于直言都有關系。
平西郡王罵他和祁越亂了輩分,不回可不成,有諫就說,有罵也回。
目送元遠走出帳篷,平西郡王嗤的又是一聲笑,向著一旁那個先生打扮的男子道:“你看,我倒想和對你一樣交心對他,可他是位泰山,我收伏不了。“
男子名叫張泰,就是云展肉包子打狗的那位先生,送張泰來西北本想方便了解西北是非,結果張泰被平西郡王折服,舉家搬來西北,正式宣告擺脫前上官。
平西郡王若是居心叵測,張泰也不會被他收伏,此時聞言,也知道這是郡王的牢騷話,平西郡王有著對一切好奇的充沛精力,他既然這樣說,顯然對元遠很有興致,不介意再和云展爭上一回。
當然,不送女兒。
張泰笑道:”郡王不若先把心思放到祁大人身上,我看他和管碼頭的一個小隊長王二狗常來常往,只怕西北閑話打聽許多,早就寫成公文發往京里吏部。“
”說閑話誰怕誰,京里吃飽了撐的想聽閑話,哪天你和祁越聊聊,倒出幾大車,讓他有寫不完的公文,免得想著我女兒。哼,一個小小的集鎮人家,也敢肖想。“平西郡王面前沒有外人,不罵直娘賊的時候,談吐可見斯文。
張泰笑道:”是,我正有此意結交結交祁大人,一直等著機會上門,今天這玉壁送來,這卻好了,我有借口仰慕他而結交他,等下我就去看看他的傷勢,向他問候一二。“
平西郡王像被提醒,其實他不是一直眼神沒離開玉壁,此時如夢方醒般,向著玉壁一聲:”我呸,欺負老子不敢退,我呸呸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