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差,兩邊的事情差不多同時發生,但在江川看來《進擊的巨人》是在未來開始播出了,如同他正在拍的《我是傳奇》發生在未來。
未來的親朋好友也紛紛告訴他:“《進擊的巨人》播出后反響不錯,網上都說雪野江川值得期待。”
江川希望自己一直值得期待,所以也看了些來自過去的東西。
開拍《我是傳奇》之前,他看了原著小說,但沒有看另外兩個早期改編的電影版本,以免創作受到影響。
小說很短的一篇,名字叫《最后一個人》,宗教味道很重,說的是未來瘟疫大爆發,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死亡,剩下的百分之二變異成了嗜血成性的怪物,而且發展出了異端邪惡的信仰,而人類就剩下一個人了,一個男人。
男人與邪惡勢力斗爭到了最后一刻,意識到人類被上帝放棄了,于是自殺身亡,死也不屈服于異端。
小說先后兩次被改編成電影,第一次是五十年代,世界大戰剛過去沒多久,故事基本按照原情節拍,制作很粗糙。
第二次改編是一九七一年,也是華納投資的,因為冷戰的緣故,劇情改了很多,說的是蘇聯秘密研發的恐怖生物武器引爆,地球爆發致命傳染病,瞬間世界陷入浩劫,僅存的幾百個人類因,絕大部分也因為饑餓及生化突變開始相互殘殺、生食人肉。
而地球上唯一自然免疫攜帶有抗體的男子也即將失控,世界進入最終倒數毀滅。
這個版本顯然改得更狠,竟然只剩下幾百人了。
不過這些變異的人同樣沒有失去思考能力,也開始搞異端邪說,
他們推舉出領袖,幾百妖魔鬼怪團結一致,一心想要殺死幸存的、信仰上帝的男主,實現清潔人間的邪惡目的。
這個版本的結尾是男主把自己的血液抗體貢獻了出來,讓幸存的幾個男女帶著逃跑,找個地方重新繁衍人類,而自己和邪惡首領同歸于盡了。
這部電影拍得同樣很粗糙,不過主演查爾頓·赫斯頓值得一提,這人年輕時主演了《賓虛》,這部電影在五九年的第二十三屆奧斯卡上,提名十二項,獲獎十一項,男主查爾頓·赫斯頓獲得最佳男主。
那之后,奧斯卡再次出現獨攬十一項獎的作品,是三十八年后的《泰坦尼克號》。
《賓虛》片長近四個小時,一口氣看完容易體力不支,但絕不會無聊,不夸張地說,雖然過去幾十年了,這電影放到今天看也毫不過時。
然而查爾頓·赫斯頓演的這版《最后一個人》卻是垃圾電影,看幾分鐘都嫌多。
但目前《我是傳奇》的劇情,卻是在《最后一個人》基礎上改的,只不過沒有了冷戰對象,只好把屎盆子扣在美軍頭上,如果換成十年內后的特殊時期,好萊塢打死都不會這么拍,非另找個替死鬼不可。
拍完了威爾家里的戲份,走出家門就會和夜魔人產生交集,江川始終在構思如何結尾,有些情節早早就的鋪墊,想要改的話,從前面一些細節就得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