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方華這些天出的風頭太多了,太有話題熱度了。
在場的有個女孩驚呼出聲,“哎呀這是我的男神啊!你們聽說了沒前不久,有個熱心男士踩著滑板追人販子,最后一人之力把人販子全抓住了。”
“那個人是他啊!我看了那天的新聞,我說怎么有些眼熟呢!”
“這個人是干什么的怎么這么厲害?”
“我最佩服的是《橋邊姑娘》那首歌竟然也是他寫的,這家伙怎么什么都會啊!”
馬聰臉色難看至極。
這……他絕對沒有想象到的情況,現在怎還能不明白。
人家根本沒刷票啊!
貨真價實的成績。
為什么,憑什么,楊天瑞那小子運氣為什么那么好,公司都不管他了,靠著一個方華就站起來了。
馬聰深受打擊,他知道若是楊天瑞的這首歌沒有刷票的情況,能去的現在這么好的成績。
那就是等于這歌要火。
方華的直播間人多確實占很大的優勢。
但即便大家友情幫忙試聽一下,如果不好聽的話,肯定不會花錢下載的。
歌曲新人榜上的新歌全部都是收費的,試聽三十秒,需要購買才能接著聽。
楊天瑞這首歌的播放量和購買數比例非常高,平均三個人就有一個人花錢購買。
這是什么概念啊!一首歌雖然花不了多少錢,但如果歌曲不好聽的話,別人花一毛錢都覺得多余。
馬聰灌了口郁悶酒,榜單再次刷新。
楊天瑞的歌已經沖到了27名。
這沖榜速度誰都沒有想到。
隨著時間的推移。
楊天瑞的歌已經開始發酵了。
正如大家口中所說,是金子早晚會發亮的。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首歌,一傳十,十傳百。
他這首歌的適合人群,就是年輕人。
而年輕人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是群體啊!
有的是在廠子上班,有的是學生,都是集體性的。
有一個人聽到了在班級里群里一發,整個班級的都知道。
某工廠的車間主任偏偏有愛聽歌的習慣,四十出頭了總是能跟二十來歲的小伙子打成一片,用他的話講就是人老心不老。
他聽了《哥只是個傳說》頓時就喜歡上了,那還得了,大半夜的在車間群里分享歌曲,見大家都睡覺了,就發了好多紅包。
“老大,這么晚了發這么好聽的歌,不讓睡覺的節奏啊!”
“這歌,愛了愛了。”
楊天瑞根本不用出去可以的打廣告。
口碑宣傳才是最好的廣告。
——
名次跳躍式的增長。
楊天瑞特別的激動。
他特別喜歡方華給他寫的這首歌,發自肺腑的喜歡。
他心里想的是就算這首歌被埋沒,也無怨無悔了。
他個人非常喜歡自己這首歌。
真沒想到,在沒有公司推廣的情況下,竟然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
這么多人喜歡自己的歌,那么多的好評論。
夸的楊天瑞也有點飄飄然了。
他對方華除了感激還是感激,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給方華磕幾個頭,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感激方華。
端起一杯酒,鄭重的說道:“哥!多的話我也不說那么多了,你就是我親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