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位鬧得沸沸揚揚的娘娘,非但沒有打入冷宮,反倒成了百姓楷模。無他,唯孝字爾。
魏塱從雪色處回去時,底下人來報活口已死于毒發,巧的是霍少爺也在場。自此人證物證死了個干凈。宮外頭客棧老板和商隊并沒什么問題,關了幾日也只能放了。
不管怎么看,都是霍家有問題,偏偏,太妃參合了進來。更重要的是,第二日上朝,魏塱以為當屬霍家的人鬧得最兇,大抵是逼著自己把御林軍之權交還給霍云昇。這樣也能解釋這件事緣由。
不料居然是黃家,眾口一詞說雪色失德,禍亂后宮,不可留。實則不過暗指他沉迷美色,敗壞超綱。天下當前,魏塱少不得要自辨幾句,百善孝為先。一介孤女不顧清譽,為母吊孝,朕亦身為人子,深感其心,一時不曾考慮周全,致有心之人從中作梗,禍梁千古名聲。也唯有這個解釋能堵住悠悠眾口了。
畢竟那群人,行的是孔孟之道,崇的是禮儀仁孝。
果然面面相覷一片,再無人發聲說不是,都言人之常情,倒也難免,最后提出倒不如干脆開誠布公,以免民間以訛傳訛。魏塱深以為然。
如果,沒人說太后之位空懸三年有余的話。
既然先皇后已去,自該奉當今皇上生母為太后,享天下福澤。皇上既有心推孝道之舉,倒不如以身作則。
“準,讓禮部擬了封號來,再擇個良辰吉日,請淑太妃為太后。居德壽宮。”
太監高呼:“無事退朝~”。
底下人跪了一片,魏塱在上頭只能看見朝帽頂,黃家的人,應是有五分之一。
這事兒,沒那么簡單啊。怪不得當晚急著賜死瑤光殿一宮的下人,合著在這等著?今兒逼著拿了太后的位置,明兒是不是得想個招兒垂簾聽政來?
典禮自是要好好準備些時日,但禮部的動作快,下午就送了好幾個封號給淑太妃挑。都是吉祥富貴的好字,最后定了圣慈昭淑。第二日早間后宮妃嬪來請安時已經改了口。
圣慈昭淑太后在上頭伸了伸手道:“都起來吧,也不必都道,六宮之事,到底是皇后看著的,哀家,享個清福。”
薛凌收到個盒子,極名貴的赤金沉水木,自帶馥郁,手指放上去都能沾著好大一股子味兒,經久不散。上頭又欠了美玉寶石,統統價值不菲。打開一看,里頭卻是空空如也,只有一張最廉價的草紙,上書“還珠”二字。
買櫝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