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網今天帶來的收獲并不多,僅僅是一些小白鯧與烏鯔之類的廉價魚類,兩張偌大的浮網收攏下來,魚獲也不過是三十來斤而已。這樣的一個收獲,算得上是這段時間以來,最為慘淡的一個收獲。
不過放置在海里面的兩個巨大地籠,今天倒也是帶來了不少的收獲,除了捕獲了好幾條石斑魚之外,還有一地籠滿滿當當的泥猛魚。
最為顧瀚詫異的還是,在地籠當中竟然出現了兩條平日里這片海域非常少見的魚。
眼前的這兩條魚,渾身披滿了一根根的骨刺,體背部為棕色,腹部為白色,外形與其他魚類相近,身體短而肥厚。每一條的體長都達到了五十公分的長度,尤其是顧瀚一靠近把手放在這魚的眼前,這魚的身體便會快速的膨脹,脹大的如同一顆小皮球一般。
“刺豚啊?這魚在我們這邊還是非常的少見啊。”林德義看著兩條胖嘟嘟的刺豚,神色有些錯愕的說道。
刺豚
刺豚跟河豚頗為的相似,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刺豚身上長滿了一根根的骨刺,至于說河豚身上則是沒有那么多的骨刺。
兩者雖然都為鲀形目的魚類,可是在本質上還是有著不小的一個區別。
其中最大的區別那便是河豚大部分都擁有劇毒,一旦處理不當的情況之下,很容易全村開席。
至于說刺豚,雖然它與河豚是近親,但刺鲀的魚肉和魚皮是無毒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區生長的刺鲀可能會因為食用的水藻含有毒素,導致肝臟有毒。
在我國的南部地區,還是有不少的老饕熱衷于食用刺豚,畢竟在華夏的很多人心中,河豚類的魚可都是被譽為天下第一鮮的存在。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大文豪蘇軾曾經就這樣描寫過河豚。
除此之外,“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也是對于河豚的描寫,這足以說明河豚的鮮美。
不過如今野外的河豚大多數都帶有劇毒,在這么一個情況之下,除了專業的漁民之外,一般人都不會去嘗試吃河豚。
可是對于刺豚來說,在華夏南方地區則是成了實打實的美味,使得無數老饕趨之若鶩。
“這兩條都有五六十公分長了吧?這看起來至少也有六七斤的一個重量了。”顧瀚看著眼前的這兩條刺豚,滿心歡喜的說道。
刺豚看著模樣丑萌,可是其味道卻是非常的鮮美,尤其是刺豚皮更是出了名的頂尖食材,在濱海省,鮮活的刺豚魚只要體型超過三斤的規格的,都是約莫百來兩百塊錢一斤的價格,至于其身上的皮更是能夠賣出一個更高的價格。
畢竟其身上的魚皮非常厚實,富含膠原蛋白,處理得當后口感q彈,也是成了很多老饕們的最愛。
顧瀚倒也是沒有想到自己這一次竟然抓上來了兩條刺豚,這也是顧瀚第一次抓到刺豚。
刺豚屬于熱帶的魚類,在濱海省雖然說也有,不過數量是少的可憐,不比更南邊一點的地方,會有不少的刺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