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涼偏著頭沒人能看見他臉上的表情。
雖然沒有明說,車上的人都很清楚艾涼指的是高富業。
但沒人清楚,如果高富業知道高佳佳是因為自己而死,寧愿被千刀萬剮也不愿高佳佳受到一點傷害。
可惜現在說什么都晚了,這位好父親永遠的失去了女兒。
“他真的很疼愛自己的女兒呢。”
徐智海忍不住笑出了聲:“呵呵,看來我沒挑錯人。”
“有什么話到審訊室里慢慢說!”
石峰開口呵止徐智海。
徐智海聳聳肩,老老實實的閉上嘴巴。
......
徐智海的手被銬在桌子上,而對面坐著石峰和高彬。
“姓名。”
“徐智海。”
“性別。”
“男。”
“家庭住址。”
“沒有房子。”
和審訊王梓的手法不同,石峰上來就問了一堆無關緊要的問題,偶爾還會重復詢問同一個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早在幾天前徐智海被帶進來時就已經問過一遍。
至于現在為什么要重新問一遍是因為石峰在建設徐智海的EAC模型。
所謂的EAC模型其實就是人在被詢問時感官和思維方式的一些聯動。
眼睛向上看,大腦的視覺記憶正在被激活;看向右上方,表示正在創建圖像,看向左上方則是在記憶圖像。
眼睛平視,大腦的聽覺記憶正在被激活;朝左看,是在回憶聲音,朝右看,則是在創造新的想法,例如想象別人接下來會說些什么。
眼睛朝右下方看,大腦的動覺記憶,感覺情感被激活,但并不能分辨出到底是回憶還是在說謊。
眼睛朝左下看則是在進行邏輯思考,也就是整理語言。
問題越問越多,石峰開始感到棘手,因為徐智海都沒有任何表情變化和小動作,從頭到尾都直視著自己的眼睛。
這套模型并不適用與所有人,徐智海很顯然也包括在內。
很明顯他進行過對應的測謊訓練,不會露出任何破綻。
這點讓石峰開始相信他真的與兩期兇殺案有關。
“王梓手上的那本小說是你寫的嗎?”
既然無法從微表情判斷徐智海是否在說謊,石峰打算按照慣例把該問的都先問了,然后在慢慢找線索和證據。
微表情審訊只是加快了這一進度,并不是關鍵手段。
“沒錯,是我用回收站的打印機打印出來放到小區的。”
徐智海直接承認道:“電腦上的記錄我全部都刪除了,不過打印機的內存卡還在,里面有備份。”
這么配合?
石峰有些疑惑:“你就這么確定王梓會按照你的想法殺死高佳佳?”
“觀察了他整整半年,他的性格我在了解不過了,而且現實中我也制造了小說里的一系列巧合,我相信他會按照劇本走下去,至于在最后會不會殺人全看他自己的想法。”
說這話的時候徐智海完全沒有操控他人人生的得意與驕傲,聲音也毫無起伏,好像出現這種結果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