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連這員工賺了三個億,都是從報紙上看的,說他們五達做國債賺了大錢。”龔皓有些無奈“太注重市場,后方起火了。”
頭疼。
陸懷安想想都覺得麻煩。
與此同時,家電企業也逐漸崛起。
在新安集團的帶領下,他們是擠占了很多市場回來的。
尤其近兩年,新安集團的產品,真正做到了物美價廉,很多國外品牌根本沒法跟上他們的步伐。
降價得虧錢。
不降賣不動。
在新安集團一直以來的廣告和各種宣傳里,外國貨不再像從前那樣吃香。
大家也不再無腦地選擇外國貨。
他們會進行比較,外國貨經常是被放棄的那一類。
這一點,在家電行業尤其明顯。
畢竟,新安集團的電子廠,可推出了不少產品。
外國品牌被迫騰出來的空間,新安集團也不可能一個公司就能補上。
國內很多企業趁著這個好機會,擠占到了一點點空間。
他們瘋狂涌入,全都是學著新安集團的路線。
低價,高效,物美。
搶占來的市場,他們全部吞下。
有了他們的加入,這些國外品牌逐步被逼退。
這樣的局面,陸懷安還是很樂意見到的。
他索性讓電子廠加大力度,該搞活動搞活動,擠占了國外品牌的最后一絲生存空間。
靠著價格戰,他們擊敗了早先靠品牌優勢而獲得先機的跨國企業。
國內企業獲得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
雙方的身份,好像瞬間就掉了一個頭。
這大大地鼓舞了士氣。
好些企業開會,都是拿新安集團做例子“他們可以,我們也可以”
可是,他們只學了新安集團的皮毛,這樣是不行的。
人家新安集團還搞研發呢,他們完全不搞,也說不過去吧
有個公司就率先站出來,宣布自己將在國外搞個實驗室,邀請多名外國產品開發研究人員進行研發攻關。
他接受采訪的時候,得意洋洋地表示“我們,和其他公司,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我們面前的確有阻礙,可是我們不會放棄,我們選擇更快捷、更簡單的辦法去解決它”
前人有打好基礎建了一樓,為什么他們還要從打地基開始呢
直接在他們的基礎上,往上邊建不就行了
面對記者們的贊嘆,他激動地表示“請大家相信,我們國內企業一定能造出一臺百分之百的國產洗衣機、國產冰箱從內到外全都是”
對于冰箱,新安集團早都已經實現了百分之百的國產化。
他們的壓縮機技術,還是早兩年砸下了重金的實驗室給弄出來的。
不少人便嘲諷道“自己做不到,不代表新安也做不到好吧,代表誰呢。”
陸續又有不少企業宣布,自己將在各種國家設立“前沿式的技術中心”。
拿來做對比的,當然是新安集團的實驗室。
聽起來都能知道,二者肯定是前者更高科技更厲害啊。
“感覺,這就是他們打出來的噱頭。”陸懷安皺著眉頭,有些不贊同。
陳翊之說話,則更直白一些“我前兩天看了這公司的研發部長的采訪,嘖,整個一草包,腦袋里只有概念,沒有實戰經驗。”
可想而知,他們的實操會有多離譜。
全然是紙上談兵。
拿了國家撥的經費,不知道都在干些啥。
“還能干什么。”龔皓翻著報表,頭也不抬地道“全去搞快錢了唄。”
一如龔皓所說的,他們的確就是這樣干的。
倒也拿出來一些成績,比如說“無菌冰箱”。
他們宣布,這是“冰箱從此進入綠色時代的標志”。
可是被陳翊之他們拆開后發現,這不過是在冰箱的塑料部件上注入了一些藥劑。
成本甚至不足十元。
可是標注了這無菌冰箱的標志后,他們每臺冰箱漲價兩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