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母親沒留下。”楊念深搖頭,徐多藝亦有些失望。
“那就繼續說說你二弟吧。”徐多藝道。
“二弟是個能人,善于經商,在林阿姨的教育下頗為愛國,年輕的時候就跟著霍生為這邊出過力的,如今香江楊家也不遜于霍家,二弟更是香江首富。”楊念深笑道。
“好啊,你們兩個都很有出息,青出于藍啊。”徐多藝老懷快慰道。
他如此開心倒不是因為楊念冰賺了多少錢,而是為了他愛國港商的身份,看來林桃確實是盡心了。
徐多藝意味深長地瞥了楊念深一眼,想必他能這么親熱地叫楊念冰二弟,恐怕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受了您和楊家的蔭蔽罷了。”楊念深自謙道。
“說說你自己吧。”徐多藝笑道,“來之前,我已經在網上看過百科了,說點我不知道的。”
“喔”楊念深有些驚奇,似是對徐多藝會上網一事頗為訝異。
徐多藝并不解釋,只是淡淡聽楊念深往下講。
由于徐多藝的離奇消失,上面對楊家人,尤其是林娥母子非常重視,周公更是對他們照顧頗多,楊念深童年可沒少去周家做客。
楊念深頭腦聰明,成績優異,五十年代末便考入了水木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后在本校讀研。
研究生畢業之后,楊念深便被分到了工廠中工作,他從技術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八年時間便當上了副廠長。
在那十年結束以后,楊念深進入地方任職,市省再到長老院。
楊念深的夫人是他在水木讀書時的學妹,兩人育有三子一女。
大兒子從政,二兒子治學,三兒子經商,小女兒行醫,倒也算分配均衡。
再往下一輩,楊念深便沒再繼續介紹,轉而說起了立青和立華家的后人。
立青和瞿霞后面又生了兩兒一女,兩個兒子均子承父業當了軍人。
大的沒什么本事一直是干文職,早就退休了,小的則是上過戰場的,如今仍是軍界大佬,軍銜還在他爸之上。
大女兒楊念恩繼承了瞿霞的外語天賦,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翻譯家。
小女兒不學無術且好吃懶做,幸好長得像她媽,有幾分姿色,早早嫁了個高干子弟做起全職太太。
立華和老董收養了一個烈士遺孤,后來送到國外讀書,如今已經定居歐洲。
立秋沒有按照立青的想法嫁給軍官,而是嫁給了一個搞文藝的,兩人生了一個女兒后,男方出軌,差點被立青帶著警衛員當場打死。
離婚之后,立秋就一個人帶著女兒過,雖說后面又找了個老伴,卻也不是多么幸福。
立秋的女兒在她的影響下熱衷演藝事業,如今已經是德高望重的老戲骨了。
“好啊,都還不錯。”徐多藝笑著聽完了楊家“念”字輩的情況。
而后,他目光一凝“知道懸門和苅族嗎,給我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