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徐多藝并沒有在外面吃早飯,而是打包了一份回家,路上還順便買了一臺顯示器回來,便于分屏工作。
顯示器用來播放電影、電視劇,筆記本的屏幕則用來打代碼。
吃罷早餐,徐多藝一心兩用,一邊看視頻,一邊打代碼。
盡管徐多藝腦子里有不少超越這個時代的技術、算法和主意,但是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
在他自身沒實力利用這些東西的時候,還是不將他們現于人前的好。
故而,徐多藝選擇先從目前有的技術下手。
最近幾年,微服務可謂是異常火爆,絕對是互聯網界當之無愧的“網紅明星”。
在微服務架構中,有職能不同的中間件,比如注冊中心、消息隊列、鏈路監控、數據庫、緩存等等,并且這其中的每一項也有不同的選擇。
徐多藝要做的就是將唐探中更為先進的各種組件一字不落地搬運到這個世界。
即便徐多藝運指如飛,機械鍵盤噼里啪啦的聲音不斷,但隨意一個中間件動輒幾十萬行的代碼,對于一個人來說,工程量還是委實太大了一點。
尤其是此時的編程語言也要比他腦中的落后一些,更大大降低了徐多藝的編碼速度。
徐多藝何嘗不想直接對編程語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奈何他在計算機界只是無名小卒一名。
而且各類編程語言的版本迭代又掌握在美利堅的大公司手中,他根本是有心無力。
在目前的情況下,能獨立弄出一個同類產品的中間件,對于徐多藝來說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用了足足一個星期的時間,徐多藝方才寫完并測試好了一個消息隊列組件。
在唐探宇宙中,這個組件是由Kiko親自改良的,所以它被Kiko命名為KikoMQ。
徐多藝也懶得起別的名字,就直接以KikoMQ的名字將項目開源上傳GitHub。
所謂開源就是任何用戶都可以使用并在其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學習。
徐多藝當然不是不想用其牟利,只不過沒有名氣,產品再好也銷售不出去。他這般做法,便是要在GitHub上將KikoMQ的名氣打出去。
這一版代碼只是初級版,一旦打出名氣,徐多藝便可立刻推出收費中級版,并逐步迭代為高級版。
在徐多藝的構想中,這款產品最終應該是要賣給阿里的。
以他一人之力來運營這么一個項目確實是力有未逮的,反正他腦子里的東西還多的是呢,不如拿來做原始資金積累。
至于為什么要賣給阿里?因為阿里確實是有技術的。
比起某號稱科技公司的公司,阿里的技術明顯要強上不少。
尤其是在微服務這一塊,他們已經做出了不少自己的開源產品,比如Springcloudalibaba,Sentinel等等。
將項目上傳之后,徐多藝便沒怎么管了,畢竟即便他的技術再好,也得讓子彈飛一會兒。
搞完了這個項目,徐多藝便全心全意地準備迎接即將下達的試煉任務。
‘準備的時間都被學習任務長了3天,看來這個世界不簡單!’
直到穿越之前,徐多藝方才猛然意識到他這次回來似乎忘了什么事情。
到底是什么事情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