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與弗瑞這次見面的結果不大愉快。
不過托尼的心中已經埋下了一顆種子,雖然他自己可能都沒有察覺。
返回月球之后,托尼很快便將忘掉了這件事,拉著伊恩開始制造第一代空間引擎的原型機。
空間引擎這種高端設備對制造工藝的要求非常高,并不是設計出來就一定能制造出來。
“為了盡快完成設計,這第一代的空間引擎,我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過制造工藝的問題!”托尼向伊恩介紹道。
伊恩對此并不在意,自信的說道:“有我在,一切的工藝問題都不是問題。”
以伊恩原子級的掌控力,足以滿足一切工藝需求!
“很好,我們開始吧!”托尼將一個個零件的數據參數交給伊恩。
……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純‘手工’打造了原型機便順利出爐。
如果不是在制造零件的過程中,根據制造出來的成品零件,托尼不斷對其他零件的參數進行微調。
原型機成型的時間應該還能再提前幾天!
托尼設計的這臺空間引擎并不大,甚至因為不需要考慮工藝限制,所以比克里人宇宙飛船上拆解下來的那個空間引擎還要小一半,只有直徑三米左右。
雖然體積減小了一半,但功率并沒有絲毫降低,理論上足以進行跨星際航行。
看著球形的空間引擎,托尼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該怎么測試它?”
空間引擎和普通引擎可完全不一樣,普通引擎的測試方法用在空間引擎上肯定不適合。
固定的測試場地最多只能對引擎運行的前半段進行測試,也就是空間跳躍的準備階段。
可是想要測試出引擎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完整的空間跳躍過程必不可少。
單純一個空間引擎顯然不足以測試完整的空間跳躍過程!
好在這事伊恩早就考慮到,他帶著托尼來到旁邊新建的機庫。
這個機庫中,一艘直徑十米高六米的碟形飛船已經組裝了一半,核心處那個直徑三米的空間,明顯就是為空間引擎所預留。
“這是我的研究員們,為了測試空間引擎而特意設計的測試飛船!”伊恩向托尼介紹道,
“它唯一的用途就是測試空間引擎的性能與安全性,為此犧牲了一切不必要的配套設施,只保留了能源與控制核心等少數模塊!”
說著,伊恩將測試飛船的詳細技術資料交給托尼。
“很粗糙,不過作為測試飛船也足夠了!”托尼評價道。
他對這艘測試飛船不大看得上眼,金屬原色的涂裝就不符合他的審美,不過托尼也沒有否定它的實用性。
而且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來,這艘測試飛船測試的可不僅是空間引擎,能源與控制系統等其他核心模塊也在測試范圍。
所謂的測試飛船,明顯就是在完整的飛船設計上簡化而來!
研究空間引擎的目的肯定是為了真正的宇宙飛船,對此伊恩雖然沒有解釋,但也沒有掩飾。
托尼在研究空間引擎的同時,同樣順帶研究了宇宙飛船所需的其他技術,而且研究結果并沒有藏著掖著。
眼前這艘測試飛船上,就有一些地方是出自托尼的設計!
所以伊恩如果掌握了全套宇宙飛船的制造技術,托尼·史塔克肯定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