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托尼參與研究的之時,伊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他依舊選擇了邀請托尼參與。
反正宇宙星空那么大,伊恩也不可能把好處占盡,讓托尼分一杯羹他也不會有什么損失。
而且就算托尼掌握了全套技術,以史塔克集團的工藝水準,想要制造出宇宙飛船依舊還差得遠。
伊恩也差不多,短期內同樣沒有大規模制造宇宙飛船的能力,最多親自制造一兩艘出來玩玩。
前期測試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但也沒有遇到大問題。
有空間引擎的問題,也有其他模塊的問題,以及各個系統之間的匹配問題等等。
用了十天的時間,托尼與伊恩將這些小問題一一解決。
并且利用前期測試的數據,對空間跳躍的過程進行模擬,以期能提前發現并解決了部分問題。
到了這一步,接下來就必須實際測試。
伊恩與托尼都不認為得第一次空間跳躍能夠順利完成,即便這次只是太陽系內的短途空間跳躍。
“如果跳躍過程中出現故障,我們怎么收回飛船?”托尼提出了一個問題。
如果能夠跳躍到目標地點還好,就算飛船出了故障無法返回,也能派其他飛船去找回來。
就怕跳躍的過程中出問題,讓飛船跳躍到未知地點,那可就麻煩了!
太陽系這么大,收不到信號,難以探索的區域可不少。
“沒事兒!我在飛船上裝了一枚空間道標,就算真的出了故障,只要空間道標不毀,我就能將找到它!”伊恩自信地說道。
“那就好,我們開始吧!”有了伊恩的保證,托尼便放心了。
機庫上方打開,測試飛船起飛,然后開始加速,直到飛船脫離月球引力束縛之后,空間引擎啟動……
伊恩與托尼同時眉頭一皺。
月球軌道上的衛星捕捉到的畫面中,測試飛船在空間跳躍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輕微震顫了一下。
如果在普通的飛行過程中,這點輕微的震顫完全不用在意。
可空間跳躍不一樣,即便是輕微的震顫,往往也意味著空間跳躍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有反饋嗎?”伊恩問道。
“預定地點的探測器沒有檢測到飛船出現!”一個研究員回答道。
“量子通信器超出通信范圍!”另一個研究員也給出了一個壞消息。
地球上量子通信技術雖然已經萌芽,無延遲抗干擾都是優點,但通信距離是個問題。
伊恩學到相應技術之后,進行了一些優化,不過受限于地球的技術科技水平,通信范圍依舊有限。
果然出現了問題,幸好伊恩早有準備。
托尼自然看向伊恩。
不用托尼催促,伊恩已經打開了一道傳送門,不過他沒有貿然過去,而是先扔過去一個連著纜線的探測器。
很快探測器收回,伊恩慶幸道:“還好,飛船還在太空中,沒有直接跳躍到某顆星體內部!”
“托尼,穿上太空戰甲,我們一起過去!”伊恩招呼托尼一起走進空間通道。
將空間通道擴展超過十米直徑很麻煩,所以伊恩想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就地將測試飛船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