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君的罪名,她抗下了。
在通往奉天殿大位的道路上,擋在自己面前最大的障礙,被她一手掃清了。
吳爭又怎能受她的恩,去殺她的族人?
好算計!
當初是她,勸說她的親兄長遜帝朱慈烺自盡,逼迫吳爭不得不主動離京以示清白。
正是這件事,讓吳爭心中涌起一股惡寒,對她敬而遠之。
更讓吳爭心冷,再無意扶明室。
可現在,她用命為自己搭了一座順利通往至尊寶座的橋,讓自己不得不領情,連拒絕都不可能。
吳爭苦笑著,心中的痛苦,卻如此地煎心。
……。
吳小妹一直木立著。
臉色蒼白、憔悴,目光呆滯。
完全沒有了往日那種在吳莊吳老爹第一、她第二的風采。
吳爭無法安慰,也無言安慰。
吳爭心里內疚萬分,讓一個明知自己身世的朱家血脈,去給朱媺娖、宗室挖坑,這事,吳爭知道自己做得太狠心了。
可吳爭是真不知道,朱媺娖竟給自己和宗室們挖了這么大一個坑,給自己送了這么大一個禮,沉得讓吳爭無法呼吸的,大禮!
想到朱媺娖在文華殿中,領悟到吳小妹在奉吳爭之命,反給自己挖坑時,吳爭能體會到朱媺娖心中的那般痛苦。
可她,還是決定,去死。
這是怎樣的一份決絕啊?
這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啊?
望著殿外,漸漸暗下來的天空,吳爭感到疲憊,心累!
“啟稟吳……吳王殿下,首輔大人……沒了!”
當一個太監顫抖著身子,用一種想哭不敢哭的語調,在殿門口報喪時。
吳爭整個人都僵住了。
今日,死的人,太多了!
……。
黃道周自盡于謹身殿西側,后右門外的轉角處。
他用自己的褲帶,在樹上打了個結,把自己掛了上去。
按說,禁中內侍眾多,會有人發現。
可惜,今日與往常不同,太亂了。
誰也不會去留意一個轉角處有人上吊自盡。
待被人發現時,早已不得救了。
黃道周是留下遺書的,也對,不留不足以正其名嘛。
讀書人,無非是為身后清名。
他的遺書字不多,八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他或許是早已有了死志,只是不甘心。
非得盡最后綿薄之力來輔佐明室中興吧。
其實在謹身殿勸朱媺娖調動禁軍對東城兵馬司用兵時,黃道周心中已經有了預判。
這個結局,并不出乎意料。
聞訊而來的吳爭,就站在黃道周的遺體前,百感交集。
黃道周的遺體已經被放倒,蓋上了素布。
可吳爭的記憶,還停留在了當初渡海救援隆武時。
這是個能臣、干臣,卻也是一個愚忠之人。
這不怪他,幾十年來,早已在他的心中形成了天地君親師的綱常,對于一個象吳爭這樣出身白身的鄉野小子,又怎能合乎黃道周效忠的資格?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吳爭仰頭呵呵一聲,將手中紙張揉成一團,棄之一旁。
舊的,已經過去。
新的,就要到來。
誰是賊?
誰是漢?
后世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